秀出香炉万岭西,远公精舍夕阳低。
怜君我欲逃禅去,相逐寒云住虎溪。
秀出香炉万岭西,远公精舍夕阳低;怜君我欲逃禅去,相逐寒云住虎溪
胡应麟在其《送文父还匡庐五首》中,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山水画卷,同时流露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不舍。
第一句“秀出香炉万岭西,远公精舍夕阳低”便以其独特的地理景观开篇,勾勒出了一幅远观山景的画面。香炉峰作为庐山的象征,其千岭叠翠,宛如万重锦绣铺陈于天地之间。而“万岭西”不仅形容了山势的雄伟,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宽广和包容。在这句中,诗人通过对香炉峰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致描绘,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这壮丽的自然之中,心灵得以净化和升华。
第二句“远公精舍夕阳低”,则转向了人文景观。这里提及的远公精舍,是东晋高僧慧远所建之居所,它见证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历史沉淀。夕阳西下时分,远公精舍的轮廓若隐若现地映入眼帘,给人以静谧、安详之感。此景象不仅是对远公精舍地理位置的描写,更是对慧远大师高洁人格的一种赞颂。
诗的后两句,“怜君我欲逃禅去,相逐寒云住虎溪。”则是情感的抒发。在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逃离尘世纷扰、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而友人即将离去,如同追随在身后的寒云,既是一种不舍,又似乎是一种默契的陪伴。这里的“虎溪”指的是庐山脚下的一处名胜,象征着友谊和相伴。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的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纯粹友谊。
胡应麟的这组诗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更是对友情的深情讴歌。他的诗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秀美的山水之间,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哲理思考。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抚慰和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