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尺银条照座明,鲈鱼乍夜到江城。
秋风斜日长亭畔,更向何方作步兵。
玉尺银条照座明,鲈鱼乍夜到江城。
秋风斜日长亭畔,更向何方作步兵。
诗句释义与译文:
胡应麟的《过吴门不及入访喻邦相寄怀四绝·其二》:“玉尺银条照座明,鲈鱼乍夜到江城。秋风斜日长亭畔,更向何方作步兵。”
诗句解读:
- 玉尺银条照座明:这里使用玉尺和银条来形容宴会的豪华和精致,暗示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对客人的重视。
- 鲈鱼乍夜到江城:描述的是鲈鱼在夜晚被送到城中,突出了食物的新鲜和美味,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美食的赞美。
- 秋风斜日长亭畔: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夕阳斜照,长亭边上,增添了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
- 更向何方作步兵:这里的“步兵”可能指的是一位行走江湖、四处游历的隐士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旅途的憧憬或感慨。
翻译:
- 玉尺银条照座明:银色的酒杯闪烁着光芒,照亮了整个宴会厅。
- 鲈鱼乍夜到江城:鲈鱼是在深夜被送进城市的,意味着它非常新鲜。
- 秋风斜日长亭畔:秋天的风带着斜阳的余晖,长亭在黄昏时分格外引人注目。
- 更向何方作步兵:诗人在这里似乎在思考自己未来的旅程将去往何方,可能是继续他的游历或是寻找一个可以称之为“步兵”的地方。
赏析:
胡应麟通过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繁华而又美丽的场景,也间接表达了他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诗中使用了大量华丽的词汇和生动的意象,如“玉尺银条”和“秋风斜日”,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此外,通过对鲈鱼的描述和对未来旅行的思考,诗人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广阔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