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梁天际梦魂劳,双别仙姝渡海涛。
绮阁纱厨春昼永,一枰闲对郑樱桃。

永叔挟小友郑生入都,生年甫十六岁,美秀工奕酒中持素册进余乞诗。戏成四绝:

石梁天际梦魂劳,双别仙姝渡海涛。

绮阁纱厨春昼永,一枰闲对郑樱桃。

注释:

永叔:苏轼的字子瞻。

挟:带领、带。

小友:朋友。

郑生:郑侠,当时在苏轼身边做官。

乞诗:请苏轼为其写诗。

戏成:即兴创作。

四绝:指苏轼为郑侠写的四首诗,分别是《和郑侠老今年五十五》、《和郑侠见寄二绝句》、《题郑琰判官所居三咏次韵》和《送郑琰》。

石梁:指传说中的仙人桥,相传为王母所建,连接天河两岸,上有仙境。

天际梦魂劳:梦中的灵魂飘游于天际。

双别仙姝:分别与仙女告别。

渡海涛:渡过大海。

绮阁纱厨:华丽的阁楼,装饰着纱窗。

春昼永:春天的白昼很长。

一枰(píng)闲对:摆下棋盘来消遣时间。郑樱桃:郑侠的小名或别号。

赏析:

这是一首应友人之托而作的七律。郑侠是北宋时期一位有成就的政治家和诗人,因直言劝谏而被贬谪到岭南,后被赦免回京。这首诗就是他在京城时所作。

第一句“石梁天际梦魂劳”,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石桥横跨天际,仿佛通向天宫,让人感到一种神秘而又梦幻的氛围。第二句“双别仙姝渡海涛”,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一场景,使人想象到两位仙女分别的场景,以及她们渡过大海时的壮阔景象。

第三句“绮阁纱厨春昼永”,则是对前两句的补充,描述了阁楼上的情景。纱窗帘幔的华丽装饰使得整个空间显得更加雅致,而春天阳光的照耀又使得这个空间充满了温暖和生机。

第四句“一枰闲对郑樱桃”,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也是最为精彩的一句。这里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将棋盘上的棋子比作郑侠的小名或别号“樱桃”。这种形象生动的比喻不仅增加了诗句的趣味性,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表达了他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在艺术上的高超造诣,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既宁静又热烈的艺术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