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濯香溪流,汀洲杂兰芷。
之子怀清芬,南渡勃然起。
大隐弘高风,真修味玄旨。
遗文讵必多,一脔见嚆矢。
【注】
①采邑:古代封建时代对诸侯分封的采地。三贤:指汉代的张良、陈平、周勃。范茂明:字子华,唐初大臣,曾任右相。②濯濯香溪流:濯濯,水流清澈的样子。③芳草萋萋:形容水边景色。汀洲:水边沙洲。杂兰芷:长有兰和芷草。④之子(他):指范茂明的儿子。怀清芬:怀抱高洁的芬芳。南渡:指南征,即南渡江。⑤弘:弘扬。⑥玄旨:玄妙的道理。⑦遗文:这里指范茂明遗留下来的诗文作品。讵(ju):岂,哪。⑧嚆矢:箭靶。比喻先例。
【赏析】
此诗为作者对友人范茂明的追忆,赞扬其高尚的品德与远大的政治理想。全诗四句八韵,前二句描写了一幅优美的自然风光图画,后两句赞颂友人的人格和才华。
首联“濯濯香溪流”,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图。溪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生长着茂盛的兰草和芷草,景色优美宜人。诗人以“濯濯”形容溪水的清澈,用“香”来形容兰芷的香气扑鼻,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风景画。
颔联“之子怀清芬”,诗人转而赞美友人的高洁品质。“怀清芬”指的是心怀高洁的芬芳,即心怀高尚的道德情操。诗人以“之子”称呼友人,表达了对他的尊敬和喜爱之情。他不仅有着高尚的品德,还有南征北伐的雄心壮志。诗人通过对友人的描绘,表达了对他人格魅力的赞赏。
颈联“大隐弘高风,真修味玄旨”,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高尚品格和深厚内涵。“大隐”指的是隐居不仕的高人隐士,“弘高风”则是指弘扬崇高的风范。这里既指友人的品德高尚,也隐喻其政治理想的追求。“真修”指的是真正的修炼,“味玄旨”则暗示了深厚的道学修养。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赞美了友人的品德修养和政治抱负。
尾联“遗文讵必多,一脔见嚆矢”,诗人以反问的方式结束全诗,表达了对友人成就的肯定。“遗文”指的是遗留下来的著作或诗文作品,“一脔”则是指一块肉,比喻珍贵的事物。诗人认为,尽管只有少量的诗文传世,但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内涵却是深远且宝贵的。这句诗表达了对友人文学成就的认可,同时也寄寓了对其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友人品德、政治理想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高度赞赏和敬佩之情,表达了对其一生追求的理想和信念的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