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鲁仲尼,圣德巍巍穹壤齐。君不见姬公旦,赤舄忠勤古今擅。
有孚濡首系易终,惟汝无量不及乱。呜呼周孔两大圣,欢伯时时见亲幸。
胡为屈子游江潭,独醒反被蛟龙餐。谅为名士传不朽,但读离骚饮美酒。
醉中放歌五章
胡应麟诗意赏析
《醉中放歌五章》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其全文如下:
君不见北斗精,天瓢湛露浮金茎。 君不见酒泉域,甘醴瀼瀼地中出。 三浆沆瀣盈帝壶,觞泛昆崙尽红液。
从知大造亦耽酒,不乐人间复何有。 笑杀移封唐汝阳,两缶能令风
译文
- 君不见北斗精,天瓢湛露浮金茎
- 这里“北斗精”可能是指星象的精华或神秘力量,而“天瓢湛露浮金茎”形容天空中的露水如同玉制的酒杯,晶莹剔透。
- “天瓢湛露”暗示天空如玉制的容器盛满了清冷的水珠,“浮金茎”则形容露水像金一样璀璨。
- 君不见酒泉域,甘醴瀼瀼地中出
- “酒泉域”指古代以酒著称的地区,可能与酿酒相关。这里的“甘醴瀼瀼地中出”描绘出甘甜的酒在土地中缓缓流出的景象。
- “甘醴瀼瀼”形容酒的甘甜如同流动的露水,而“地中出”则强调了这种液体是从土地深处涌出的。
- 三浆沆瀣盈帝壶,觞泛昆崙尽红液
- 这里“三浆沆瀣”指的是三种珍贵的饮料,“盈帝壶”意味着这些饮料装满了帝王的酒壶。
- “昆崙尽红液”可能是对昆仑山的赞美,表示这些饮料的颜色如同红色的液体。
- 整体上,这部分表达了对帝王饮品的羡慕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美酒的热爱。
- 从知大造亦耽酒,不乐人间复何有
- 这句话是对天地自然规律的描述,指出宇宙间的一切生命都依赖于酒的存在。
- “大造”指的是宇宙或大自然,“亦耽酒”表明天地万物都在享受酒带来的愉悦。
- “不乐人间复何有”表达了对人类社会繁华的不屑一顾,强调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
- 笑杀移封唐汝阳,两缶能令风
- “笑杀移封唐汝阳”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意指这样的行为足以让唐代的君主感到惭愧。
- “两缶”可能是指两个酒器,而“能令风”则形容这种饮酒方式令人陶醉到了无法自制的地步。
- 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豪迈饮酒方式的喜爱,甚至认为这种行为足以让古人羞愧。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还巧妙地融入了人类的情感和历史典故,使得整首诗歌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示例
在第一联中,诗人通过对北斗星的描述,引入了对自然美的赞叹。他提到“天瓢湛露浮金茎”,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美丽描写,也隐含了对宇宙秩序的颂扬。这种描写不仅增加了诗的艺术性,还为后续的内容铺垫了背景。
在第二联中,诗人转向更具体的场景,描述了酒泉地区的独特风情。这种从宏观到微观的过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场景的具体性和生动性。同时,诗人对酒的描述也体现了他对美酒的热爱和赞赏。
第三联进一步扩展了这一主题,将自然美与人类情感相结合。“三浆沆瀣盈帝壶,觞泛昆崙尽红液”这两句不仅描述了物质的美,还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层面的表达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哲理性。
在整首诗中,胡应麟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类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考和探索。
《醉中放歌五章》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美好事物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探索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