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噶楚,居金山。二十馀万众,虎视一何眈眈。帝命上公冯,统兵出全燕。
天威所震慑,敌骑不敢驰,敌弓不敢弯。二十馀万众,一时赴长安。
摐金伐鼓壮士欢,筑三受降玉门关。

这首诗是明朝的一首铙歌十八曲,名为《黄河清》。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纳噶楚,居金山。
  • “纳噶楚”指的是某个部落或族群的名字,而“居金山”则暗示这个部落位于金山附近。
  1. 二十馀万众,虎视一何眈眈。
  • “二十馀万众”描述了该部落或族群有二十多万人,而“虎视一何眈眈”形容他们的目光如同猛虎一样锐利而充满威胁。
  1. 帝命上公冯,统兵出全燕。
  • 这里的“帝命”指的是皇帝的命令,“上公冯”可能是某个高官的名字,他奉命统率军队出征。“全燕”可能是指整个北方的燕地,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地区。
  1. 天威所震慑,敌骑不敢驰,敌弓不敢弯。
  • “天威”指代皇帝的权威和力量,“震慑”意味着这种力量足以使敌人感到害怕。“敌骑”指的是敌人的骑兵,“不敢驰”表示他们不敢轻易行动,“敌弓不敢弯”则表示他们的弓箭因为恐惧而无法发射。
  1. 二十馀万众,一时赴长安。
  • 这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导致了二十多万人一起奔赴长安,即现在的北京。
  1. 摐金伐鼓壮士欢,筑三受降玉门关。
  • “摐金伐鼓”描述的是士兵们敲打战鼓的声音,而“壮士欢”则表达了士兵们的喜悦心情。“筑三受降玉门关”则是在描述一个具体的军事行动,即在玉门关这个地方建立了三座防御工事。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次规模宏大的军事远征。从对敌军的描述到对士兵们士气的鼓舞,再到具体的军事行动,诗人展现了一种英勇无畏的精神面貌。诗中的“天威所震慑”,不仅表现了皇帝的权威,也传达了一种正义必胜的信念。整首诗充满了激昂的爱国情感和对未来胜利的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