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欢不下堂,送欢不出户。
生憎扬子潮,随郎过瓜步。
石城曲二首
迎欢不下堂,送欢不出户。
生憎扬子潮,随郎过瓜步。
译文:
迎着春日的暖阳我们不下楼,送着晚风我们不出户。
恨透了那扬子江的潮水声,随着你走过瓜步山。
注释:
- 诗句一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时光,人们喜欢在庭院之中赏花观景,不舍得离开家门。然而,诗句的后半部分转向了一个转折,指出了人们对夜晚江上潮水的讨厌之情。这种对比反映了人与自然、室内与室外、宁静与动态之间的复杂情感。
- 诗句二中“生憎扬子潮”表达了对长江潮水的恐惧和厌恶,这可能源于长江的潮水声巨大而频繁,给人一种不稳定和不安的感觉。这种情绪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力量的一种敬畏和恐惧。
- 诗句三中的“随郎过瓜步”描绘了一幅浪漫的画面,可能是在描述诗人与爱人同行的场景。瓜步山是南京的一个著名景点,位于长江北岸,因其地势险要而成为文人墨客游历的胜地。这里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为两人的相伴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引出了对江上潮水的厌恶,进而展现了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和对爱情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既有美感又有哲理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