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时雨霁,微物亦欣然。
江山空有待,物色为谁妍。
傍树安鱼钓,开窗理蠹编。
已谙萧散趣,不必更求田。

《春日村居四首》

【注释】:

鸟鸣时雨霁,微物亦欣然。

鸟叫的时候,雨停了,小的生物也很高兴。“鸟鸣”是春天的景致;“微物”指细小的事物,这里指春天里那些微小、细微的生命,包括昆虫和植物。“欣然”是高兴的样子。

江山空有待,物色为谁妍?

山野间空旷得只有等待,美丽的景象是为了谁而更加美好呢?“物色”即景色,“妍”即美丽动人。

傍树安鱼钓,开窗理蠹编。

在树边安静地钓鱼,打开窗户整理那些已经蛀了的书页。“鱼钓”、“蠹编”是作者闲散生活的写照。“蠹”指蛀虫,泛指书籍。

已谙萧散趣,不必更求田。

我已经领略到了悠闲自在的生活乐趣,所以没有必要再像别人一样去追求功名富贵。“萧散”是指悠闲自在,超脱俗世。 “求田”即追求田地,比喻谋求名利。

赏析:

《春日村居四首》,此诗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与赞美。

前两联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鸟鸣时雨霁,微物亦欣然”,诗人通过鸟鸣声和雨后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里的“微物”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微小生物,它们因为雨水的滋润而显得生机勃勃,充满了活力和希望。而“欣然”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生物的喜悦和欣赏之情。

第三联转折到人的内心世界。“江山空有待,物色为谁妍?”诗人以“江山”代指自然景观,“物色”则是指景物之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这些美丽的风景究竟是为了谁而存在的呢?”这个问题引发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第四联进一步展开了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赞美。“傍树安鱼钓,开窗理蠹编。”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树下安放鱼竿垂钓,以及在窗前整理书籍的情景。这里的“鱼钓”和“蠹编”都是诗人闲适生活的象征。他不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还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这是一种充满智慧和修养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总结。“已谙萧散趣,不必更求田。”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认同和满足。他认为,他已经领悟了悠闲自在的生活乐趣,因此没有必要再去追求功名富贵。这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正是他所追求的目标。

《春日村居四首》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悠闲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富含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