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氏家居道北,庞公冢在村西。
入林每闻鹊噪,归路长及鸡栖。

夏氏池亭六首

夏日池塘,诗意盎然

阮氏之家位于道北,庞公之冢则座落于村西。入林而闻鹊噪,归途长及鸡栖,此景如画,令人陶醉其中。

注释:

  • 阮氏:指唐代诗人阮籍,他生活在东汉末年,与竹林七贤中的嵇康等人齐名。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黑暗,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 道北:指道的北面,这里代指阮籍的住所或所在之地。
  • 庞公:即庞统,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因隐居于襄阳庞家坞而得名。他的墓在村西,成为当地一大景观。
  • 入林:《诗经》中“林”字常用来指树木丛生之处,此处形容进入树林之中。
  • 鹊噪:喜鹊叫声,通常象征着吉祥和喜庆。
  • 鸡栖:鸡在地上筑巢,这里指归途上看到鸡在栖息。
  • 竹荫巧藏三伏:指夏季炎热时,竹林的树荫能巧妙地遮挡住太阳,给人带来一丝凉爽。
  • 茶香分入四邻:指茶香弥漫四周,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惬意。
  • 波间先辨来客:指在湖面上能看到来船,先能分辨出是客人还是其他人。
  • 石畔长眠醉人:指石头旁边常常有醉酒的人,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乡村的景象,通过对比阮氏和庞公的住所,展现了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人文气息。竹荫、茶香、鹊噪、鸡栖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画面。同时,诗中使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竹荫巧藏三伏”,不仅描述了夏日的气候特点,还隐含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此外,诗中的“侠客”“高人”等人物形象,也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和深度。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风光图,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摹,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