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榻山中夜,论交海上村。
百年同意气,双泪独乾坤。
木叶风江乱,秋灯雾树昏。
沧洲终自好,白首钓鱼䑳。
访许进士台仲九杞山中二首
下榻山中夜,论交海上村。
百年同意气,双泪独乾坤。
木叶风江乱,秋灯雾树昏。
沧洲终自好,白首钓鱼䑳。
译文:
在山下的旅馆过夜,和海上的老朋友谈心。
一百年来我们志趣相投,如今却只有我一人伤心流泪。
风吹乱了树叶,江上的秋风让人感到迷茫;秋日里,雾蒙蒙的灯火照映着树木显得有些昏暗。
我最终选择回到那辽阔的沧州去,白发苍苍时我依然可以悠闲地垂钓。
注释:
- 下榻:住在旅舍里休息。
- 论交:结交朋友。
- 同意气:志同道合。
- 双泪:指自己的眼泪和对方流下的泪水。
- 沧洲:沧州,地名,今属山东,这里泛指荒远之地。
- 白首:指老年,这里指头发变白。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全篇以“访”为题,抒发了诗人离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起句写与友人在山下客店过夜,并由此引出后文。
次句写两人相聚的情景:“海”,指南宋时期海陵(今江苏泰县南)一带。
第三句写友情之深。“百年”,指一百年前。“同意气”,即志同道合。
第四、五两句写别离时的悲伤情景:“双泪”,指自己和友人的眼泪。“独乾坤”,“独”字用得很有分量,表明作者和友人都落寞伤感,而天地间只有他们两个人。这一句表达了对故友的深深思念和无限感慨。
第六句描写夜晚江边的景象:“木叶风江乱”,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声,江水也随着风声起伏不定。
第七句描写夜色中的环境:“秋灯雾树昏”,秋夜中的一盏孤灯摇曳在雾气蒙蒙的树林之中,给人一种朦胧感。
末联写诗人的归隐愿望:在沧州这片荒远之地,我可以安享晚年,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沧洲”一词常用来形容荒凉、偏僻的地方;“沧”字在这里有双重含义,既指沧州这个地方,又借指诗人的心境。
这首诗是送别之作,表现了作者在告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失意的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