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发瞻长路,苍凉映晓暾。
寒藤萦古木,野竹翳荒村。
径合黄茅盛,山连碧雾昏。
垂堂宁敢论,去去任乾坤。
【注释】
瞻:看。暾(tūn):太阳的光辉。寒藤:指秋后枯藤。翳:遮挡。垂堂:古代宫禁门旁有悬楼,为大臣议事处,称为“垂堂”,此处借指朝廷。乾坤:天地。
【赏析】
此诗作于乾元元年(758)冬,杜甫从夔州出发往江陵途中所作。首联点出时间、地点和气候,描绘了一幅苍凉而美丽的图景。颔联写景,颈联写物,尾联抒情。
这首诗是旅途中所作。诗人在晨曦中启程,沿着长路行进。只见山野间,一片苍凉的景象映入眼帘。此时旭日刚刚露出地平线,余晖把大地照得一片金黄。
“寒藤萦古木”,这是一幅典型的深秋景象。秋天,树木叶子开始变色,但还未完全脱落,所以树叶还是绿色的。而藤条则已经开始变黄或变红。这两句诗以“苍凉”“晓暾”来渲染整个画面,使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寂寥。
“野竹翳荒村”,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荒凉的画面。荒村,通常指的是人烟稀少的地方。在这里,竹子成为了这个场景的主要元素。它们被风吹拂着,遮蔽了周围的一切。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
“径合黄茅盛,山连碧雾昏。”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来表现自己的情感。黄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它的叶子像小草一样丛生在一起,形成一片片黄色的毯子。这里的黄茅,可能是指那些被风吹动的草丛或者小树林。山峦连绵,与天空相连,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然而,这样的景色却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助。
“垂堂宁敢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的忧虑之情。垂堂,指的是古代宫禁门前悬挂着的楼阁,用来供大臣们商议国事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朝廷的政治环境。诗人担心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被重视,甚至会被罢免。这种忧虑让诗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不安。因此,他选择了离开这个地方,任凭天地自然运行。
“去去任乾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和信心。乾坤,指的是天地之间广阔无垠的空间,也可以用来比喻国家的大事。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将勇敢地去面对,并努力去适应它。这种坚定的信念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鼓舞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