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归来早,城偏卜筑幽。
孤亭凌日起,高树接云浮。
睹凤人争快,登龙士愿收。
宁亲容暂尔,未许遂优游。
【注释】
1、饮:指饮酒。许龙石学士:即唐代诗人许浑,字用晦,号龙阳子,今安徽宣城人。
2、园亭:园林中的亭台楼阁。短述:简短的叙述。
3、三首:共三首诗。
【赏析】
许浑(821—约852)唐诗人。许圉师之子。幼聪慧,文才横溢,有“神童”之称。公元846年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虞部员外郎、咸通末年两度出任襄州(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官至中书舍人。大中六年(852)病逝。许浑工诗,以描写山水景物和男女爱情见长,尤精七绝,多写闺情离思,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全唐诗》编许浑诗为一卷,共收诗五十余首。
此诗是作者在园亭里饮酒时所作,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天上归来早”,起调高远。“天上”,喻指官场。“归来早”,言其归隐之早。这里既表明诗人志在官场的远大抱负,又透露出他对于官场的不满和厌倦之情。“城偏卜筑幽”,承接上句,进一步说明自己归隐的动机。“城偏”,指城外偏居之地。“卜宅”是择地而居的意思。“幽”,指幽僻静美的地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选择这样僻静的地方来隐居生活,是因为我厌倦了仕途,渴望像仙人一样超然物外,过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
“孤亭凌日起”,承上句,具体描绘隐居之所环境之美。“孤亭”,指一座孤立的高耸入云的亭台;“凌”,高出;“起”,“高”。诗人选取了亭台、高树作为意象进行描写。诗人将孤独的亭台置于云层之上,高耸入云,与天相接,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所向往的仙境般的生活环境。同时,诗人还通过“凌”“起”等字眼将亭台和云层的动态勾勒出来,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高树接云浮”,继续描绘隐居之所的环境之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高高的树木连接着天空,好像漂浮在空中一般。这一句中,“高树”与“云浮”两个意象相互映衬,共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同时,诗人还将“高树”与“云浮”相联系,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和谐统一,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睹凤人争快,登龙士愿收”,紧承前两句,进一步抒发自己的隐居之志。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看到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争先恐后地追逐成功,我就更加坚定地决心要像凤凰一样展翅翱翔、直冲云霄,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的厌恶之情,以及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宁亲容暂尔”,承接上句,进一步表达自己对于官场的看法。“宁亲”,指亲人;“容暂尔”,指暂时允许。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尽管亲人可能一时还不理解自己的志向,但只要能够暂时容忍自己,我就会坚持自己的隐居之志不动摇。这里,诗人通过表达对亲人的理解和宽容之情,展示了自己对于亲情的重视和尊重。
“未许遂优游”,结尾两句,再次表达自己的决心和信念。“优游”,指悠闲自得、无所事事的状态。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不能让亲人久等,更不能让他们失望,因此我决不会让自己处于这种悠然自得的状态中。这里,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决心和信念,展示了自己对于责任和担当的态度和精神。
整首诗以“饮”为起点,以“优游”为终点,展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厌倦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人也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了自己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