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燕台上,凭空眺望赊。
神都王气合,故国白云遮。
日落猿声急,风高雁影斜。
羁怀正无那,况复听悲笳。
【注释】登燕台:登上燕台。燕台上指长安城西的兴庆宫,唐玄宗时为游宴之所。“王气”,天子之气,这里指长安城中的神气。“故国”,指长安旧都,也指作者的故乡。“白云遮”:指天边飘浮的白云遮住了长安的天际,暗示着朝廷的黑暗腐败。“猿声急”,指猿猴叫声急促。“笳”,胡笳,古代一种乐器。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当时安禄山起兵叛乱,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开始了长期的漂泊生涯。此诗是诗人在途中所作,借登台眺望来抒发内心的忧愤不平之情。
诗一开始“登燕台”,点明题旨;二句写登台后所见所感;三、四句写神都王气和故国之云,暗寓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五、六两句写落日猿鸣与风高雁影,渲染出一片苍茫之感;最后两句抒写作者内心的苦闷,表现其壮志难酬之情,寄寓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全诗构思新颖,情景兼融,语言简练,音韵和谐,是一首具有典型意义的边塞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