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赵昔从约,纠力抗秦师。
遴选才智士,便给如风飞。
毛生本无闻,翩然请囊锥。
鄙哉平原君,胡乃昧先知。
从行亦碌碌,侧目空睢盱。
侃侃数语间,两国定深期。
从来豪杰士,未遇识者谁。

【注释】楚赵:指战国时赵国。从约:随同。纠:指赵武灵王之子公子纠。便给:方便地给予。如风飞:好像乘着风一样迅速飞去。毛生:指毛遂。本无闻:本来没有什么名气。翩然:轻快矫健的样子。请囊锥:请求拿锥子作为见面礼(表示自己有见识,可以胜任)。平原君:赵国的相国,魏冉的好友,秦昭王的姐夫。昧先知:没有预先知道这件事。侧目:斜着眼睛看。睢盱:斜着头向上看的样子,形容仰慕、敬畏。侃侃:坦率直爽的样子。深期:深厚的友谊。未遇识者谁:没有遇到能够理解他的知己。

【赏析】这是一首咏叹毛遂自荐的诗。

首联:“楚赵昔从约,纠力抗秦师。”写毛遂自荐的背景。楚国和赵国曾经有过盟约,赵武灵王的儿子公子纠和齐桓公的儿子小白在争夺王位的过程中发生了争斗,结果公子纠失败,逃到鲁国,而小白则逃到莒国。后来秦国出兵攻打魏国,赵国派兵支援魏国,并把公子纠送到齐国作人质,又派上卿蔺相如到秦国去讲和。这时赵孝成王已死,他的弟弟即位,即赵悼襄王。由于秦军进攻赵国,因此毛遂就向赵胜建议,要求他与秦王谈判,以解救赵国之危。

颔联:“遴选才智士,便给如风飞。”写毛遂自荐的过程。毛遂是赵国平原君的门客,平原君想说服楚怀王参加联盟抗秦,但又怕楚臣不听,就先召见毛遂,向他说明情况并征求他的意见和建议。毛遂说:“如今您带着楚国君臣的重托来游说,可是您却空手而来,这难道合乎礼仪吗?”平原君无言答对,只好让毛遂陪同自己去见楚臣。当毛遂见到楚臣时,楚臣十分惊讶地说:“你就是那位先生吧?你怎么会来到这儿呢?”毛遂回答说:“就是此人!我听说商汤用七十里方圆的封地招募勇士,周文王用方圆百里的地方招揽贤能之士,现在各地方长官都争着献出人才,大王为什么反而拒绝他们的推荐呢?”楚臣听了很不高兴,说:“我们跟你的主人平原君说话,你插什么嘴!”毛遂毫不客气地回答说:“从前楚王在郊外迎接宋康王的时候,九侯、鄂侯、文王都侍奉在旁边,而卫君却在一旁站立;晋文公在高梁招待各国诸侯时,先击破大鼓进献给他们观看的人是楚臣延陵季也;越王勾践在会稽山接见吴王夫差时,在船上为越王驾车的是他的臣子范蠡;这些都是古代有名的贤人。如今你与我主平起平坐地交谈,而你却站在我的身后,这不是太傲慢了吗?我于是上前抓住你的衣袖就要你下堂,你不肯下来,我于是就叫你的堂下客人剖开你的肚子看看是不是怀孕,你怕死就从堂下纵身跳跃而死。”楚臣听后十分害怕,只得答应与平原君订立合纵之约。

颈联:“毛生本无闻,翩然请囊锥。”写毛遂的自荐及被尊为上等宾客。毛遂原是楚国的隐士,因听说平原君要联合抗秦的消息才前来求见。毛遂到了平原君那里,平原君见他相貌堂堂,谈吐不凡,认为他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就让他坐在上座,自己坐在毛遂之下。毛遂见状,十分气愤地说:“你把我安排在你座位下,是看不起我吗?我现在就和你一同走,去叫那些看不起我的人大吃一惊。”于是拿起身上的行李,准备随时出发,平原君急忙劝阻他不要这样做。毛遂说:“你不用管我。我与你同到绝境才分高低,我立定脚跟了,你就该退下去了。”说完,毛遂拔剑走到堂前大声呵斥平原君说:“从前楚王派春申君出使于四国(齐国、韩国、魏国、赵国),在黄河岸边会盟时,只有楚国的大臣尹子面有惧色。因为尹子担心秦国攻伐楚国而不敢发怒,所以春申君得以顺利回国,并得到楚王的重用。今天你跟我一起去,如果秦国攻打赵国,你在车里坐着而我却在前面冒险作战,你怎么能对得起我呢?”平原君被其气势所折服,终于同意与毛遂一道前往会见秦王。

尾联:“鄙哉平原君,胡乃昧先知。”写毛遂自荐成功及两人的交往情况。平原君看到毛遂如此胆大妄为,感到十分吃惊,但已经晚了。于是只好勉强答应和毛遂一起去见秦国使者,但内心仍存疑虑,担心毛遂会给自己留下祸患。毛遂知道平原君的这种心理以后,更加坚决要和他一起去见秦使者。平原君无奈,只好答应了。两人来到秦宫门前,秦昭王在宫殿台阶下迎接他们。这时,平原君回头对毛遂命令道:“如果秦昭王问我:‘两国结盟的事情怎么办?’你可以回答我。”毛遂立即上前回答说:“从今以后,你哪裹用得着我呢?”于是两人一同进入殿内,拜见秦昭王。秦昭王见平原君来了,非常高兴,就问:“你们两位远涉千里来我国,有什么事要办?”平原君回答说:“我们两国联合抗秦是为了救韩国免遭秦国的进攻,现在我听说贵国的使者已经到来,希望贵国能够尽快决定是否接受我们的建议。”秦昭王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好事。”于是双方开始进行谈判。最后双方签订了联合抗秦的秘密协定。

这首诗是战国末期著名纵横家苏代为燕昭王游说赵国时写的一首咏叹诗。当时秦国正加紧对其他国家的进攻,燕昭王为了联合抗秦,特派苏代去赵国进行游说。苏代一到赵国,就受到了平原君的热情接待。苏代见平原君门下宾客众多,便想通过毛遂这位门客来游说平原君。于是他对平原君说:“我听说商汤用七十里方圆的地区招揽勇士,周文王用方圆百里的土地招聘贤能之士,现在各地方长官都争相献出人才,大王怎么反而拒绝他们的推荐呢?”平原君听后十分惭愧,于是请苏代入席共饮。苏代借机劝说平原君:“我听说从前楚王在郊外迎接宋康王时,九侯、鄂侯、文王都侍立两旁,而卫君却在一旁站立;晋文公在高梁招待各国诸侯时,先击破大鼓进献美酒给他们观看的人是楚臣延陵季也;越王勾践在会稽山接见吴王夫差时,在船头驾车的是越臣范蠡;这些都是古代有名的贤人。如今你和我主平起平坐地交谈,而我却被放在你背后,这不是太傲慢了吗?我于是上前抓住你的衣袖要你下堂,你不肯下来,我就让你的堂下客人剖开你的肚子看看是不是怀孕,你想活命就纵身跳跃而死。”这样一比试,赵武灵王只好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让苏代与毛遂一道去见秦昭王。

全诗四章,每章八句,都是四句一韵的形式。第一、二两章押“阳”韵;第三、四两章押“庚”韵。

全诗运用铺叙、赋比和对话的手法来描写故事的发展过程,结构严谨完整。开头两句先交代故事背景——楚赵曾经过盟约,接着叙述事情经过——毛遂自荐、平原君拒纳、苏代劝解、赵胜应允。中间部分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特别是通过对话来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一、二两章中,通过对话来展示赵胜的性格特点:一方面,赵胜对毛遂的才能十分钦佩,因而主动提出请他担任上等宾客;另一方面,赵胜又对秦国的使者心存戒备和顾虑,因而对毛遂的大胆行为十分反感。这种复杂的心态在对话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三、四两章中,通过对话来表现平原君的性格特点:一方面,他对毛遂的自荐非常惊奇、佩服;但另一方面又觉得毛遂过于鲁莽而有些怀疑和不安。这种心态也在对话中得到充分展示。

诗中还运用了铺叙和赋比的手法来渲染气氛、突出重点,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鲜明。例如:在第二章中,诗人先描写赵国群臣的反应——有的惊愕不已;有的窃窃私语;有的交头接耳——然后再描写赵国君臣的态度——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最后再写出赵胜的反应——既赞赏又警惕。这样的叙事方法使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此诗语言质朴无华,但含义深刻。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来反映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同时,它还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它不仅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通过这些人物的形象来歌颂了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