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被西畴,䆉稏行可穑。
秋来喜多晴,场圃除殖殖。
镰铚各为操,任负翁媪怿。
儿童拾稚穗,鸡母啄狼粒。
共言岁事丰,租税期早毕。
不有三时劳,何能一时逸。
【注释】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
䆉稏(yùn jū):一种粗布,用麻、棉等纤维织成,质地粗糙,可制农具。
场圃:指田间的菜园和果木园。殖殖:茂盛的样子。
镰铚(fěi zi):收割用的镰刀和铚(dī)——一种小镰刀。
三时劳:指春耕、夏锄草、秋收三个季节的劳作。
【赏析】
这首《咏山居》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写了农村丰收后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
首句“白露被西畴,䆉稏行可穑。”描述了秋天到来后,田地里覆盖着一层白色的露水,农民们开始收割庄稼。这里的“西畴”指的是农田,而“䆉稏”则是指粗布,用来制作农具。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丰收的景象,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
第二句“秋来喜多晴,场圃除殖殖。”则是在赞美秋天的到来,带来了晴朗的天气,使得农田更加繁荣。这里的“除殖殖”形容了田间的景色,生机勃勃,充满了收获的气息。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第三句“镰铚各为操,任负翁媪怿。”则具体描写了农民们的劳作场景,他们挥舞着镰刀和铚(dī)进行收割,而老人和孩子则在一旁帮忙,共同享受这份劳动的乐趣。这里的“任”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苦劳作的理解和尊重。同时,“翁媪”指的是老人和孩子,他们的笑脸和快乐也给整个画面增添了温馨的氛围。
第四句“儿童拾稚穗,鸡母啄狼粒。”则是对儿童玩耍的场景进行了描绘。孩子们捡拾着成熟的稻穗,而母鸡则在追逐着虫子,似乎在寻找食物。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既有劳作的身影,又有欢乐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一句“共言岁事丰,租税期早毕。”表达了人们对于丰收的喜悦,大家共同庆祝这一年的收成丰盛,租税也能提前完成。这里的“期”字,表示期望或期限的意思。这句诗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农村丰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感恩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