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萧坠寒叶,寂寞虚堂秋。
游子久行役,索居寡良俦。
明灯照空壁,啼螀动羁愁。
情悰念悄悄,川原邈悠悠。
中夜起彷徨,仰视河汉流。
萍蓬偶栖泊,太息未能休。
【注释】
飘萧:形容落叶随风飞舞的样子;坠:落下;寂寞:孤独;虚堂:空荡的屋子,这里指山居。游子:离家在外的人。行役:旅行、出差。索居:孤身一人居住。良俦:志同道合的朋友。明灯:点着的灯火。照空壁:映照着空墙。啼螀(jiāng):即寒蝉,秋天叫得凄厉。情悰(qíng)悄悄:心情惆怅。川原:指广阔的平原。邈悠悠:遥远无际。太息:叹息。萍蓬:比喻飘泊四方的人。栖泊:暂住。太息不能休:因思念而叹息不止。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愁思的诗。诗人在深秋时节,独自居住在山上的小屋里,感到寂寞无聊,因而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
首联“飘萧坠寒叶,寂寞虚堂秋”,是全诗感情发展的总起。开头二句,就以秋日景色落笔,渲染出一幅冷落萧条的秋景图,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孤寂。诗人面对满地飘零的秋叶,触景生情,想到自己客居异乡,久未见到亲人朋友,于是更加感到寂寞凄凉。接着用“寂寞虚堂秋”一句,概括前两句的内容,说明自己的寂寞是因为没有亲友陪伴。“飘萧坠寒叶”,是实景实写,而“寂寞虚堂秋”,则是虚景假想,是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想象。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很能表现作者的孤寂之情。
颔联“游子久行役,索居寡良俦”。上句写游子在外为生活奔波劳碌,下句写自己独居一室,缺少知音朋友相从。这两句紧承首联而来,把前两句中描写的景色,进一步加以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深化了主题。“游子”二字,既是实指,也是虚指。“行役”二字,既写出了游子的艰辛,也暗寓了自身的孤独。“索居寡良俦”,是说由于自己久行他乡,所以现在一个人独居,而且找不到可与共话的朋友。“索居寡良俦”四字,将作者的心情写得更深刻一些。
第三联“明灯照空壁,啼螀动羁愁”。这两句写诗人夜坐的情景。明灯虽已点燃,但四周空旷,只有一盏孤灯相伴,所以感到十分寂寞。同时因为秋虫唧鸣声不断,又引起了羁旅的悲愁。“照空壁”三字,既写出了环境的清冷,也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情。“啼螿(jiāng)动羁愁”,则进一步点出了羁旅客子的悲哀。
第四联“情悰念悄悄,川原邈悠悠”。“情悰”二字是指人的感情和情绪。“邈悠悠”,意思是辽阔无边。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心中思绪万千,却不知该向何处倾诉,只觉得眼前一片茫茫,令人茫然若失。“邈悠悠”三字,不仅写出了景物的开阔,还表达了诗人的心境。
尾联“中夜起彷徨,仰视河汉流”。“彷徨”二字,写出了诗人的迷茫和徘徊不前的状态。仰望天河之水流动,不禁想起天上的星星,联想到人生短暂,不禁感叹不已。“太息未能休”,更是表达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乡之作,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寂与无奈。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感情真挚,给人以很大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