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巷少人迹,依依长蓬蒿。
秋气月凄凛,四壁何萧萧。
絺绤不掩胫,饔飧但箪瓢。
御寒既鲜具,卒岁亦无聊。
荆妻厌藜藿,稚子惯山樵。
无端昨夕风,卷我屋檐茅。

陋巷少人迹,依依长蓬蒿。

秋气月凄凛,四壁何萧萧。

絺绤不掩胫,饔飧但箪瓢。

御寒既鲜具,卒岁亦无聊。

荆妻厌藜藿,稚子惯山樵。

无端昨夕风,卷我屋檐茅。

译文

在简陋的居所里很少有人经过,四周生长着茂盛的野草。
秋天的月光清冷而凄凉,四周墙壁显得格外寒冷和空旷。
虽然穿着粗布衣裳,但我的小腿仍然暴露在外,食物也很简单,只能吃些粗粮和清水。
为了抵御寒冷,我已经备好了足够的衣物,但是一年下来,生活依旧过得不富裕,没有多少乐趣。
妻子厌倦了藜藿这种低等的蔬菜,孩子们已经习惯了砍柴割草的生活方式。
昨天夜里突然刮起了大风,把我屋檐下的茅草都吹走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咏山居》,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居住环境和简朴的生活状态。全诗以简练的语言、质朴的笔触,展现了山居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诗的开头“陋巷少人迹,依依长蓬蒿”描述了山居的环境。这里用“陋巷少人迹”来形容山路的偏僻,无人问津;“依依长蓬蒿”则描绘了四周生长着茂密的野草,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这些词语共同营造出一种寂静、清冷的氛围,为下文的描述奠定了基调。

“秋气月凄凛,四壁何萧萧”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环境的冷寂。这里的“秋气月凄凛”表达了季节的寒冷以及月光的清冷;“四壁何萧萧”则形容四周墙壁空旷而凄凉。这些描述使得整个山居显得更加孤寂、冷清。

“絺绤不掩胫,饔飧但箪瓢”反映了作者简朴的饮食生活。这里的“絺绤不掩胫”意味着尽管穿着粗布衣裳,但因为天气寒冷,小腿还是裸露在外;“饔飧但箪瓢”则说明食物简单,只能吃些粗粮和清水。这些细节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满足,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荆妻厌藜藿,稚子惯山樵”则揭示了作者家庭生活的艰辛。这里的“荆妻厌藜藿”指的是妻子对于藜藿这类低等蔬菜已经感到厌倦;“稚子惯山樵”则是说孩子们已经习惯了砍柴割草的生活方式。这些描述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共同面对困难的态度。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质朴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山居生活的艰难和作者内心世界的宁静。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环境的诗作,更是一种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和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