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江水清驶,送我仙槎还。
好山过无数,再见严陵滩。
山中羊裘翁,笑我历险艰。
试汲中流清,一洗瘴疠颜。
春风晓来急,苔矶雨斑斑。
舟行为滞留,天意故少悭。
故园喜渐迩,春事将阑珊。
且作看山行,滞留非所叹。

【注释】

桐江:浙江桐庐一带的一条江水。

清驶:清澈而流动快。

仙槎:传说中的木筏,用来载仙人或神物。

严陵滩:即严子陵钓鱼台。

山中羊裘翁:以羊皮做裘衣的隐士,典出《列子·杨朱》。

历险艰:经历危险和艰险。

汲:打水。

瘴疠:南方湿热地区特有的疾病。

苔矶:苔藓堆积的小岛、小洲。

舟行为滞留:船只能停泊在岸边。

天意故少悭:上天的安排总是吝啬的,不肯轻易地满足人的愿望。

阑珊:衰败,残落。

看山行:游览山水的活动。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写景咏怀诗。诗人泛舟桐江,顺流而下,来到严陵滩时,看到一位老翁正在岸上垂钓,不禁想起自己的坎坷遭遇,便向老翁请教如何修身养性。老翁告诉他:只有像羊裘一样的恬淡才能抵御世间的纷扰;只有像苔矶一样静观世事,才能洗尽世俗的尘埃。最后诗人表示:虽然暂时滞留不前,但只要胸怀远大的理想,就能战胜命运的摆布,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苦闷心情。

这首诗是作者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春泛舟桐江,至严陵滩,偶遇一位垂钓的老翁,便向他讨教养生之道,并得到指点后写下的。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前四句描写了桐江水清、风景秀丽以及诗人泛舟江上的情景。后四句写诗人在严陵滩上遇到一位羊裘翁,向他讨教养生之道,并得到了指点之后的感受。全诗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明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