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窗雨声长复短。半是风吹乱。鹧鸪巫峡中,杜宇潇湘岸。
平生壮游今已懒。

【注释】

篷窗:船篷上的窗户。半是风吹乱:一半被风吹得凌乱。鹧鸪、杜宇:两种鸟。鹧鸪,一种山鸡,又名“鸊鷉”、“越鸟”。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巫峡、潇湘岸:《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朱熹集传云:“关关雎鸠,比目鱼也。比目者,志合也。”《楚辞.九歌.河伯》云:“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这里指巫峡、潇湘一带的风声。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退居江湖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壮年时期游历山川的豪情壮志已化为乌有,如今只能以酒浇愁,感慨自己平生壮游今已懒的心情。

首句写篷窗之上风雨交加的情景,“篷窗雨声长复短”,既写出了风雨的声调变化,又表现出诗人对风雨的感受。风雨声中既有大自然的雄浑壮阔之美,又有人生的沧桑感伤之意。

第二句点明风雨声中还有风吹雨打的声音。风吹雨打使蓬窗上的篷布和窗纸受到冲击而变得凌乱不堪,这更增添了风雨声中的凄苦之情。“半”字既写出了风吹雨打的程度,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之感。“鹧鸪”,一种山鸡,又称“鸊鷉”,其鸣声婉转悦耳;“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其声凄厉哀婉,常为人们所喜爱。这里借鹧鸪的婉转之声和杜宇的凄厉之声,形象地写出了风雨声的悲凉。

下两句则从听觉转入视觉,写出了风雨声中巫峡和潇湘岸边的景象。“平生壮游今已懒”,既是全词主旨所在,也是作者感情之所归。作者一生崇尚豪放洒脱的胸怀气度,但壮游却因“平生壮游今已懒”而成为奢望。“鹧鸪”、“杜宇”两语既与上两句风雨声相呼应,又暗含着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

全词语言质朴无华,意境高远清丽,富有音乐美,读起来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