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声宜收反舌,仲冬何事竞声声。
春秋月令即无准,郊藉时鸣底不平。
大梵咒长翻黑齿,小蛮曲短换朱樱。
谁能一一奥分别,嬴得芳斋自在听。

【注释】

十月望:即农历的十月十五日。

仲夏声宜收:仲夏是农历四月,这个时候声音应该收敛。反舌竞飞鸣四五日:反舌鸟在仲夏时鸣叫,此时鸣叫声四散飞舞,持续了好几天。

仲冬何事竟声声:仲冬是农历的十二月,这个时候声音应该沉寂。

春秋月令即无准:春秋时期对月令的解释已经不准确。

郊籍:古代的一种礼仪,天子到郊外祭祀,然后回宫举行宴会。底:语气词。

大梵咒长翻黑齿:佛经中的“大梵”指的是佛法的广大无边,此处指佛经。黑齿:佛教中的僧人,以黑齿为标志,这里指诵经的人。

小蛮曲短换朱樱:唐代诗人元稹作有《小蛮曲》,此处指咏叹花的诗。朱樱:红色的花朵。

谁能一一奥分别,嬴得芳斋自在听:没有人能够分辨出每一句诗的深微意义,只有自己能在静谧的书房中独自品味。

【赏析】

此诗描写了仲夏、仲秋时节鸟兽虫类因应季节而发出不同声响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万物因应季节变换而发出的声响的感悟。

前四句描绘了仲夏时节鸟儿们欢快的歌声,后两句则转入了秋季的宁静,最后一句又回到了仲夏时的热闹场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变化和生命循环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