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这首诗是王庭筠的《咏梅二首》之一。王庭筠(?—943年前后),字元瑜,原籍洛阳(今属河南),流寓汝州(今河南临汝)。五代后蜀时官至太尉,入宋授检校尚书、太子宾客致仕。《宋史》无传。其词多写闺情和羁旅行役,工于咏物,尤擅咏梅,为花间派代表人物之一。
“皓态孤芳压俗姿”,开篇即点明咏梅之题,直抒胸臆。梅花以其素洁高洁、冰清玉润之美,历来被人们所赞美;然而在作者笔下,它却显得与众不同,它傲然独立而不随波逐流。这里,“皓态”是说梅花的颜色洁白,像天上的明月一样明亮;“孤芳”是说梅花虽美却独自开放,不与百花为伍;“压”是压倒的意思,指梅花的高洁之美足以压倒其他所有的花;“俗姿”即平庸的花姿,指其他花卉。这一句的意思是:梅花以它的纯洁美丽、超群脱俗的品性,压倒了其他的花,使它们都黯然失色。
“不堪复写拂云枝”,这句诗是对上句的具体化,进一步写出了梅花的特点。梅花的枝条长而有力,挺拔俊秀,仿佛能触摸到云端一样(“拂云”);它虽然美丽,但并不娇柔媚弱,而是刚健有力,令人赞叹不已。因此,用其他任何花枝来描绘或比喻都是难以达到梅花那种独特的美感的。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赞赏之情,又表现了他不愿屈从于世俗的高贵品格。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这句诗也是对上两句的具体化和升华。梅花之所以能傲视群雄,成为花中之冠,并非偶然。它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追求。它不求与人争春,不慕功名利禄。它只愿默默地绽放自己的美丽,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力量。即使被风吹落在地上,也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尊严和风采。因此,尽管梅花被人们视为“高格”之物,但这正是它的独特之处。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崇高敬意,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不愿屈从于世俗的精神风貌。
赏析:这是一首咏梅词。全词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以及不愿屈从于世俗的精神风貌。上阕开头三句先总写梅花的“皓态孤芳”,然后分别具体描写梅花的不同方面,如颜色、姿态等;下阕则进一步写梅花的“高格”之处以及被风吹落在地上仍保持风度的原因。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王庭筠的才华和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