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年贫贱身,何曾妄念洛阳春。
不然岂少胭脂在,富贵花将墨写神。
注释:
五十八年贫贱身,何曾妄念洛阳春。——指自己五十八岁时,仍然贫困低贱,但从未妄想富贵荣华,更不曾想过要回到洛阳。
不然岂少胭脂在,富贵花将墨写神。——如果自己曾经有过富贵之想,那么牡丹的艳丽色彩就像涂上了胭脂一般。而牡丹的富贵之气,就像是用笔墨勾勒出来的那样,栩栩如生,充满生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富贵的看法。
首句“五十八年贫贱身”,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五十多年的贫贱生活的感慨。他并未因为自己的贫困而产生过任何妄念,也未曾想过要在富贵中求得一时的享受。
次句“何曾妄念洛阳春”,进一步说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没有因为生活的困苦而产生出任何妄念,也没有因为富贵而心生奢望。他只是默默地承受着命运的安排,期待着未来的日子。
第三句“不然岂少胭脂在”,是对前两句的补充和发展。诗人认为,如果没有那些妄念,那么他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痛苦和无奈。因为他知道自己并没有那么多的财富和地位,所以他也不会像其他的人一样去追求那些看似美好但却不切实际的东西。
最后一句“富贵花将墨写神”,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诗人用牡丹来比喻自己的人生态度,认为富贵只是一种外在的美,只有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才能欣赏到它的美。而对于那些只追求表面繁华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就如同一幅被墨色勾勒的画卷,虽然美丽但却失去了生命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