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自何方,双娇乳玉堂。
若非翻向壁,只道斫从梁。
易许青藜映,难教黑扇藏。
宫钗今两只,巷口几斜阳。
并语栽薇处,交栖视草旁。
春情堪与译,秋翮好填潢。
御水沿沟岸,名园隔苑墙。
穿花雪片叠,落絮剪刀长。
递拂宵麻素,争摇晓禁苍。
随珂迷贾至,遮字冷孙康。
未及郊禖候,先歌命鸟章。
两宫看带笑,万乘盻生光。
或向罘罳度,闲冯女寺量。
江南来舞苎,海国堕绡裆。
哺蝶欺残粉,捎蜂糁嫩黄。
古词卑苜蓿,新曲断沧浪。
出入皆清禁,差池半紫房。
姬姜红线系,姊妹缟巾扬。
巷咏偏谐谑,延裁必雅庄。
冰霜俱入句,咀嚼总生凉。
饮啄如知介,飞鸣迥不常。
琼瑶报圣主,文彩伴仙郎。
自古生贤佐,多因尔兆祥。
试看今稷契,还奉旧虞唐。
徐渭的《万历二年翰林院中白燕双乳辅臣以献进两宫并赏殊瑞闻而赋之》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七言绝句。下面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白燕自何方:描述了白燕的来源,暗示着它们从何处飞来,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双娇乳玉堂:描绘了白燕的娇俏可爱,以及它们栖息的场所——玉堂,给人以美感和亲切感。
若非翻向壁:暗指这些白燕并非寻常之物,而是可能有着特殊的意义或者背景。
只道斲从梁:表达了人们对于这些白燕的误解,认为它们是从墙壁上掉下来的。
易许青藜映:这里的“青藜”可能指的是青色的藜草,象征着清新和自然。
难教黑扇藏:表达了人们对这些白燕难以理解的态度,认为它们隐藏在黑暗中不易被发现。
宫钗今两只:描述了宫中现在有两只珍贵的发簪,可能是对某种珍贵物品的象征。
巷口几斜阳:描绘了夕阳下巷口的景象,给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感觉。
并语栽薇处:暗示着这些白燕可能与某种植物有关,可能是在种植薇草的地方生活。
交栖视草旁:描绘了白燕与其他生物共同栖息的场景,给人以和谐共处的感觉。
春情堪与译:暗示着春天的景色和情感可以与人的情感相媲美。
秋翮好填潢:表达了秋天时鸟儿飞翔的情景,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
御水沿沟岸:描述了一条流淌的御河水,可能是宫廷中的一条河流。
名园隔苑墙:描绘了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园林,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穿花雪片叠:描绘了花瓣如雪片般堆积,给人一种美丽而精致的感觉。
落絮剪刀长:形容柳絮如剪刀般细长,给人一种轻盈而飘逸的感觉。
递拂宵麻素:描述了夜晚时分,人们正在处理麻线的情景,有一种宁静而忙碌的氛围。
争摇晓禁苍:描绘了清晨时分,人们争相起床的情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随珂迷贾至:形容了宝石的光芒吸引住贾至,给人一种珍贵而神秘的氛围。
遮字冷孙康:形容了孙康的字迹因为阳光的遮挡而显得有些冷清,给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感觉。
未及郊禖候:暗示着未能及时参与某种仪式或活动,给人一种遗憾的感觉。
先歌命鸟章:描述了先唱歌的人所唱的鸟鸣声,给人一种欢快而生动的感觉。
两宫看带笑:描绘了两位皇帝看到这些白燕时的开心表情,给人一种愉悦而幸福的感觉。
万乘盻生光:形容皇帝的目光注视着这些白燕,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或向罘罳度:描绘了有人可能在网罟之间度过时光,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
闲冯女寺量:形容人们在佛寺中闲适地度过时光,给人一种安宁而宁静的氛围。
江南来舞苎:描述了江南来的舞者穿着苎布制成的舞衣翩翩起舞,给人一种优美而动人的感觉。
海国堕绡裆:形容海国的商人穿着丝绸制成的裙子,给人一种繁华而热闹的感觉。
哺蝶欺残粉:形容蝴蝶在残留的花粉上飞舞,给人一种轻盈而自由的感觉。
捎蜂糁嫩黄:形容蜜蜂在嫩黄色的花朵上采蜜,给人一种勤劳而美好的感觉。
古词卑苜蓿:形容古代的词语中对苜蓿的描述较为低俗,给人一种古朴而有趣的感觉。
新曲断沧浪:形容新的音乐作品中断然结束在沧浪之水,给人一种悲壮而动人的感觉。
出入皆清禁:形容进出都遵循清规戒律,给人一种严谨而庄重的氛围。
姬姜红线系:形容姬姜二人被红线所牵引,可能是因为命中注定或是某种约定。
姊妹缟巾扬:形容姐妹二人身着缟色巾帻,给人一种端庄而优雅的感觉。
巷咏偏谐谑:形容巷子里的诗歌带有幽默和玩笑的元素,给人一种轻松而愉快的氛围。
延裁必雅庄:形容文辞必须严谨庄重,给人一种严肃而认真的感觉。
冰霜俱入句:形容诗句中既有冰霜之美又富有深意,给人一种高远而深邃的感觉。
咀嚼总生凉:形容咀嚼食物时感受到的凉意,给人一种清新而舒适的感觉。
饮啄如知介:形容鸟儿饮水啄食的行为,好像是懂得节制和谨慎。
飞鸣迥不常:形容鸟儿的鸣叫声迥然不同,给人一种奇妙而独特的感觉。
琼瑶报圣主:形容珍珠美玉般纯洁无瑕,象征着高贵和尊贵。
文彩伴仙郎:形容文人墨客的才华和风采,给人一种高雅而脱俗的感觉。
自古生贤佐:形容自古以来就有贤能的辅佐之才,给人一种历史的智慧和启迪。
多因尔兆祥:形容很多事情都是因为有你而产生的吉祥和好运。
试看今稷契:形容通过观察今天的稷和契这两位贤士,可以看出他们的卓越才能和贡献。
还奉旧虞唐:形容仍然保持着上古虞朝和唐朝的美德和风范,给人一种古典和传统的氛围。
徐渭这首作品通过对白燕、宫廷、自然景观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赏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徐渭的创作风格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