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夜坐长庑,披衣酒半醒。
月涵双沼白,云去万山青。
遗老犹文物,前修尚典刑。
我来勤抚字,短发故星星。
【注释】
①衣锦乡:地名,今属江西上饶县,有安湖书院。抚安人民:安抚百姓。至、拜、谒:到、拜见、谒见。先圣殿:供奉孔子的殿堂。先贤祠:供奉历代名儒的祠堂。栋宇倾挠:房屋倒塌。廊庑:走廊和厢房。荒茀:荒芜破败。顾瞻:环顾。感叹:感慨叹息。念,考虑。欲兴修:打算兴建修复。兹焉:这。经始:开始建造。俟:等待。毕工:竣工。历初十日夜:经过十二日夜晚。坐挈矩堂:坐在挈矩堂。新月满庭:新月照亮了庭院。谩尔:如此,这般。兴怀成五言近体:兴起感慨而写成五言近体诗。时儒生钟民敬亦次余韵以纪一时之清兴也:当时儒学生钟民敬也依次我写的韵脚,记述当时清明的兴致。
【赏析】
这是一首记事抒怀的小诗,诗人在洪武庚辰年八月一日(公元1360年)八月初一,从南京出发,来到衣锦乡访安湖书院,拜先圣殿谒先贤祠,看到“栋宇倾挠”、“廊庑荒茀”,环顾四周,深感“遗老犹文物”,“前修尚典刑”。于是,他想到自己勤抚字,白发故星星。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新,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此诗是诗人在洪武庚辰年八月一日,离开南京前往衣锦乡访安湖书院,参观先圣殿和先贤祠,并游览当地风景之作。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凉夜坐长庑”交代了诗人此行的具体时间和地点。诗人是在深秋季节的一个夜晚,从南京出发,来到衣锦乡访安湖书院,参观先圣殿和先贤祠。此时,天还未亮,月亮还没有出来,诗人只得在长长的走廊里等候天亮,直至凌晨才见到新月升起,庭院明亮起来。
颔联写所见所感:“月涵双沼白,云去万山青。”诗人看到庭院内清澈的双沼水面如洗,月光映照下显得格外明亮洁白;远处的万山青翠欲滴,云雾缭绕其中,景色十分迷人。然而诗人并不为此陶醉,而是感到遗憾和惋惜,因为他想到“遗老犹文物”,这里虽然还有一些文化遗迹,但已经残破不堪,需要修复了。这一联写出了诗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担忧和无奈之情。
颈联写诗人的感受与思考:“遗老犹文物,前修尚典刑。”诗人认为,尽管衣锦乡还有许多文物古迹,但它们都已经残破不堪,急需修缮和保护。同时,他也在思考如何继承前人的传统,为后人留下更多的文化遗产。
尾联写诗人的愿望与行动:“我来勤抚字,短发故星星。”诗人决心亲自来抚育人,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改变他们的命运。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那些已经白发苍苍的老人们也能享受到美好的时光。这一联既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和责任感,也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