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否泰,山川无古今。
相传旧时政,应慕昔贤心。
三献曾悲玉,四知常畏金。
平生无寸术,一念恤民深。

这首诗是明朝洪武庚辰年八月一日为抚安人民到衣锦乡访安湖书院拜先圣殿谒先贤祠的栋宇倾挠廊庑荒茀顾瞻感叹念欲兴修兹焉经始以俟毕工时所作。以下是逐句释义:

天地有否泰,山川无古今。

传说中古代的政治制度,应该学习古代圣贤的思想。

三献曾悲玉,四知常畏金。

在祭祀中,三次供奉玉器,四次供奉金属,以表示对神灵的敬畏。

平生无寸术,一念恤民深。

我一生没有一点本领,但一心想着为民着想。

译文:

天地之间有兴衰交替,山川之间无永恒不变。

传说中古时候的政治制度,应该学习古代圣贤的思想。

在祭祀中,三次供奉玉器,四次供奉金属,以表示对神灵的敬畏。

我一生没有一点本领,但一心想着为民着想。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古代圣贤思想敬仰之情的诗。首句“天地有否泰,山川无古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和历史长河的感慨,以及对古人智慧的钦佩。接下来的句子“相传旧时政,应慕昔贤心”则进一步强调了对古代政治制度和圣贤思想的向往。最后两句“三献曾悲玉,四知常畏金”则通过描述祭祀中的仪式来表达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