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回望尽江东云,鸟归带得淮南雨。
须臾放棹下金陵,蓬莱宫阙高崚嶒。
黄衣圣人御宸极,紫雾冲霄王气腾。
浪游历记万馀里,愕梦惊魂几悲喜。
江花江水兴无穷,点染丹青烦画史。
赋诗题画心悠然,才思安得如涌泉。
酒酣击节唾壶缺,长歌杜陵壮游篇。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及赏析。解答此题,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然后逐句分析,理解其意思,体会其情感,并理解其运用的手法。

题长江万里图:在江边画上万里长江的图。

赵中道赋:指苏轼为《江神子·密州出猎》所作的序文。

赵中道:赵令畤字令同,号侯秋,颍昌(今河南许昌)人。元丰年间进士,官至尚书左丞。因党于王安石,被罢知陈州。

客:客人。

尽江东云:望尽江东的云彩。

带:带来。

淮南雨:从淮南带来的春雨。

须臾放棹下金陵:不一会儿船就到了金陵(南京)。

蓬莱宫阙高崚嶒:蓬莱宫阙很高峻。

黄衣圣人:皇帝,这里指宋徽宗。

御宸极:统治国家。

紫雾冲霄王气腾:紫色的云雾冲天而起,象征帝王之气蓬勃向上。

浪游历记万馀里:漫游了上千里。

愕梦惊魂几悲喜:惊愕间梦醒时,有悲伤也有欢喜。

江花江水兴无穷,点染丹青烦画史:江上的鲜花和流水让人心旷神怡,用丹青作画也难以表达这种情调。

才思安得如涌泉:才思怎么能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呢。

酒酣击节唾壶缺:酒喝得痛快时就击节唱歌,唾壶(铜制盛酒器)被打掉了一个缺口。

长歌杜陵壮游篇:唱起《长歌行》,抒发壮游之志。

【答案】

“客回望尽江东云”,是说诗人站在江边,远眺江东群山,看那白云朵朵,悠悠飘来。“鸟归带得淮南雨”一句,是写诗人遥想自己当年随大军南征,途中所经之地多是江南地带,那里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所以“鸟”们衔着雨水飞回来了。诗人想到自己这次回来,看到家乡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不由得感叹不已。“须臾放棹下金陵,蓬莱宫阙高崚嶒”,是说诗人很快下了船,来到金陵(今南京),登上了那座高峻的山峰——蓬莱山。这座山在金陵城中,是南京的名胜之一。作者登临山巅,放眼望去,只见山上云雾缭绕,山势雄伟,给人一种雄浑的感觉。“黄衣圣人御宸极,紫雾冲霄王气腾”,这是写皇帝御驾亲征,率领百官将士,亲临前线,指挥战斗。而此时天空中出现了紫色的祥云,象征着皇帝的威德和英姿。“浪游历记万馀里,愕梦惊魂几悲喜”,是诗人在旅途中,看到了无数的景色,经历了许多的事。他时而高兴,时而悲伤,时而惊喜,时而恐惧,心中充满了各种感情。“江花江水兴无穷”,是说诗人看到江边的景色,心情非常愉快。江水滔滔不息,江花烂漫盛开,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色啊!诗人不禁赞叹不已。然而,“点染丹青烦画史”,是说即使有丹青妙手,也难画出江边美丽的景色。因为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美,是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美。“赋诗题画心悠然,才思安得如涌泉。”是说诗人面对美丽的江山,感慨万千,于是挥笔赋诗。他希望自己的才思能够源源不断,就像江水一样流淌不绝。“酒酣击节唾壶缺”,是说诗人饮酒作乐,情绪高昂,忍不住拍手击节。他高兴地跳了起来,唾壶(古代盛酒器)被打掉了一个缺口。“长歌杜陵壮游篇”,是说诗人吟诵起《长歌行》,回忆起当年自己离开故乡去长安做官的那段生活。他感到自己的壮游已经结束,但那种豪情壮志却永远留在了心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