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随处隐,何必鹿门深。
马瘦囊诗骨,榕清生客阴。
曾携巢谷杖,不见披裘金。
惟有东皋卷,灵魂不了寻。

【注释】

黄处士:指唐代诗人黄山谷,字鲁直。处士:古代对未做官而隐居的人的称呼。东皋:山名,在湖北黄冈。惟坚:即惟坚居士,作者的朋友。马瘦囊诗骨:指黄山谷因马瘦而囊中羞涩,但仍然能写出有骨气的诗句。榕清生客阴:指黄山谷的住所,因为树荫清凉而得名。曾携巢谷杖:指黄山谷曾经携带过用松木做的拐仗(即手杖)。披裘金:指黄山谷曾经穿戴过黄金制的衣袍。灵魂不了寻:指黄山谷虽然已经去世,但其精神却永远留在人间。

【译文】

心安身隐何处都好;何必非要隐居在鹿门山呢?

即使马瘦了也囊无钱物,但诗才如骨气般坚强;树荫清凉的居所是那样幽静安宁。

曾经带着松木拐杖四处游览,可再也看不到他穿着金丝绣花袍了。

只有那东皋的茅屋依然还在,仿佛还能听到你的灵魂在不停地追寻!

【赏析】

此诗首句“心安随处隐”,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黄山谷的敬仰之情。他认为,人生在世,不必一定要隐居山林,只要能够心安理得,就可以像山谷先生一样自在地生活。

次句“何必鹿门深”,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看法。他认为,隐居并不一定要去偏僻的地方,只要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就能达到真正的隐居。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三、四句则描绘了山谷先生的生活状态。尽管他的马瘦了,但他的诗才和骨气依然坚强;他的居所虽然安静清幽,但却充满了生机。这种生活态度,让人感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五、六句描绘了山谷先生的生前足迹。他曾带着松木拐杖四处游览,可如今再也看不到他穿着金丝绣花袍的身影了。这种变迁,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惋惜和怀念。

最后两句则是对山谷先生精神的一种赞美。他的诗才和骨气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间。这正如同他曾经走过的那条东皋小路,虽然已经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但依然能够看到它的痕迹。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感情,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独特的人生观和审美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