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楞严只自携,遥遥岩畔寄遐栖。
悬崖云拥层霄近,耸壑星罗万象低。
杖叩醴泉开石井,梦回睡佛听天鸡。
群仙踪迹归何处,仿佛丹梯路欲迷。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登仙岩
一卷楞严只自携,遥遥岩畔寄遐栖。
悬崖云拥层霄近,耸壑星罗万象低。
杖叩醴泉开石井,梦回睡佛听天鸡。
群仙踪迹归何处,仿佛丹梯路欲迷。

译文:
一卷楞严只自携,遥遥岩畔寄遐栖。
悬崖云拥层霄近,耸壑星罗万象低。
杖叩醴泉开石井,梦回睡佛听天鸡。
群仙踪迹归何处,仿佛丹梯路欲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登仙岩,俯瞰四周的景象。诗中的“卷楞严只自携”表达了诗人携带楞严经的决心;“遥遥岩畔寄遐栖”则展现了诗人在岩石旁边寻求宁静的生活状态。接着,诗人用“悬崖云拥层霄近,耸壑星罗万象低”形象地描绘了登仙岩周围壮丽的自然景观和高耸入云的山峰,以及星星点点的繁星,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杖叩醴泉开石井,梦回睡佛听天鸡”两句描述了诗人在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他敲击着醴泉水源,发现了石井,并在梦中听到了天鸡的声音。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最后两句“群仙踪迹归何处,仿佛丹梯路欲迷”则引发了读者对于仙境和神仙的思考。诗人似乎在寻找那些曾经留下足迹的仙人,但最终却感到困惑和迷茫,仿佛置身于一条通往未知世界的丹梯之路上。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思,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登仙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修行和超脱世俗的思考和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