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斛流泉气象雄,炎荒迁谪表孤忠。
新桥不惜捐犀带,筑室何嫌老鹤峰。
靖节诗歌声戛玉,罗浮春醉气如虹。
故居今有后贤在,松桷重光丹雘工。

这首诗是苏轼游览苏东坡亭并步其壁上的韵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万斛流泉气象雄 - 这句形容的是东坡亭前的景象。”万斛”形容水量之大,如万斛之水,”流泉”则指的是泉水不断流淌。”气象雄”表示这种景象壮观而雄伟。

  2. 炎荒迁谪表孤忠 - “炎荒”是指炎热的地方,”迁谪”是古代官员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孤忠”表明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他的忠诚和不屈的精神。

  3. 新桥不惜捐犀带 - “犀带”是一种贵重的装饰品,这里用来形容地位高贵或者有权势的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愿意为正义牺牲个人利益的决心。

  4. 筑室何嫌老鹤峰 - “鹤峰”指的是山峰像鹤一样高耸入云。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赞美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质和追求。

  5. 靖节诗歌声戛玉 - “靖节”指的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声戛玉”形容诗歌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敲击玉石一般。

  6. 罗浮春醉气如虹 - “罗浮”是地名,位于今广东省境内,”春醉”形容春天的气息令人感到陶醉。”气如虹”形容这里的景色壮丽,如同彩虹般美丽。

  7. 故居今有后贤在 - “故居”指过去的家园或地方,”后贤”是指后来的杰出人物。这句表达了虽然自己的家乡可能已经不在了,但现在仍有人继承了他的精神,继续前行。

  8. 松桷重光丹雘工 - “松桷”指的是松树的椽子,”重光”意味着再次发扬光大。”丹雘工”中的”丹雘”是珍贵的染料,这里用来比喻高尚的品德。整句意思是现在这个地方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展,就像珍贵的染料一样,重新焕发了光彩。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东坡亭的景物描写和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苏轼对自己故乡的怀念以及对后人的期望和鼓励。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情感,将自然景色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苏轼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