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西蔚州人,字环极,号庸斋。
顺治三年进士,历刑科给事中、左都御史,康熙间累迁刑部尚书,以病乞休。
为官有直声,尝面奏索额图、明珠贪赃受贿,植党营私。
及归,圣祖赐书“寒松堂”额,遂自号寒松老人。
卒谥敏果。
有《儒宗录》、《知言录》、《寒松堂集》。
生卒年:1617-1687
清山西蔚州人,字环极,号庸斋。
顺治三年进士,历刑科给事中、左都御史,康熙间累迁刑部尚书,以病乞休。
为官有直声,尝面奏索额图、明珠贪赃受贿,植党营私。
及归,圣祖赐书“寒松堂”额,遂自号寒松老人。
卒谥敏果。
有《儒宗录》、《知言录》、《寒松堂集》。
生卒年:1617-1687
甲申闯贼陷宁武关 周总兵战死 大呼高帝出城闉,三百年来此一身。 帐下投醪多战士,军前拔帜是孤臣。 裹尸不愧真男子,擐甲曾闻有妇人。 若使将军犹未死,彗芒那敢近中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军队攻占宁武关,明将周遇吉英勇奋战至死的壮丽场景。诗中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周总兵的英勇无畏和对国家的忠诚,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感慨和敬仰之情。
【注释】 欺人如欺天:欺骗别人就像欺骗天一样,没有一点余地。负民即负国:对老百姓的剥削就等于对国家的剥削。何忍负之:怎么忍心让人民受到损害呢? 【赏析】 此联出自明代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字伯安)的《送徐无生序》。王守仁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主张“致良知”,并提出了一整套关于修身治国的理论和方法。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他对个人行为的自我约束和反思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的内容和语言的题目,注意要结合着题目的提示句子分析,重点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不要漏掉任何一个指标。此题考核内容的选择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注意仔细辨析每个选项
【注释】 ①榆关:指今山海关。 ②烟火尽绝:人烟断绝,指战乱。 ③泥寒户:寒冷的墙壁,借指战乱中百姓的家。 ④稚儿:小孩。 ⑤短铁:即短刀。 ⑥剥榆树:古人常用木棒敲打榆树皮使榆树皮脱落。 ⑦去岁死蝗前死寇:去年(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发生蝗灾,前年(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又发生了兵变。 ⑧“数十”二句:几十个乡村,没有一个人剩下。 ⑨苍苍:苍老、憔悴的样子。 ⑩独留余生伴荒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理解诗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要求和题下的小标题,然后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在整体把握基础上,再逐句分析诗歌的主要内容、艺术手法等。 “昔年乍去身犹健”,诗人回忆往昔,当时自己刚从京城回到家乡,身强体壮,精神抖擞,意气风发;“昨夜空伤万里魂”,诗人想起昨夜,自己孤零零地一个人坐在院子里,仰望天空,想到自己远在他乡,而自己的妻子儿女都在家乡
诗句释义 1 巡行过北平登孤竹堂望夷齐庙有感: 描述诗人在北平地区进行巡视活动,并登上了望夷齐庙(古代的祭祀场所)。 2. 孤竹何崔巍: 形容孤竹山(古地名)高耸入云,气势雄伟。 3. 两裔高千古: 指孤竹山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深厚。 4. 仰止梦魂间,有怀常欲吐: 表达对古人如尧、舜、禹等圣贤的敬仰之情,以及内心深处难以言表的情怀。 5. 安得陟山巅,瓣香头一俯:
【解析】 此诗是诗人赠给友人归允肃的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曾因一面识端人”起兴,表达了对朋友的赞赏之情。接着用“实践躬行事事真”点明归允肃的为人。然后写归允肃在官场上所受的赞誉:“不愧榜中名第一”“公门收尽上林春”。最后两句写归允肃的人品和才能,并以此表达对归允肃的赞美与祝愿。 【答案】 ①曾因一面识端人:因为曾经见过一面,就认出他是有才华的人。 ②实践躬行事事真:亲自办事,事事都做得真实、实在。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王冕所作的《丁巳元日侍班候贺雪中口占》。下面我将逐句解析这首诗: 1. 骨瘦筋衰六十翁,班行犹自缀群公。 注释:形容自己年老体弱,但仍然坚持在官场上工作。 赏析:这里用“骨瘦筋衰”来形容自己的身体状况,暗示自己虽然年老,但依旧坚守岗位;“班行”指官员行列,“缀群公”则表示自己依然参与朝政事务。 2. 无才只觉君恩重,揣分安能国计充。 注释:没有才能只觉得君主的恩情深厚
赠乔文衣 数年惊宦海,无日不高吟。 冰雪幽人气,琴书侠士心。 世情添白发,交谊冷黄金。 留客坐山月,床头话古今。 注释: 1. 数年惊宦海:多年在官场上经历风雨,感到惊讶和不安。 2. 无日不高吟:每天不停止地吟诵诗文。 3. 冰雪幽人气:如同冰雪一般清高的气质和雅致的情怀。 4. 琴书侠士心:有如琴棋书画一样高雅的学问和侠骨柔情的心性。 5. 世情添白发:世间的纷扰使得人的鬓发渐渐变白。 6
李恒岳妻兄自蔚来访喜而赠之 东庄:这里指作者的居所。 劳君远过旅人居:指李自蔚来访时,作者远道而来。 晚年难得同心侣:指在晚年能与志同道合的人相伴。 夜话如看太古书:指夜深时交谈如同翻阅古代的书籍一样。 顾我廉名承义重,于今言路报恩疏:指作者因廉洁的名声而被朝廷重视,现在有机会为国为民出力,报答国家的恩泽。 只应早晚归休去,莫累高贤更拮据:意思是说,只要能够早点回到家乡
钟骏声是清代诗人,字亦溪,号雨辰。 钟骏声的诗作以自然景物描绘和哲理思考见长,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及政治的独特见解。钟骏声的诗歌风格朴实无华,语言简洁明了而内涵丰富,这在当时的文人中是一种难得的艺术追求。他的诗作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作品被后人广泛传诵与研究,成为理解清代诗歌发展的重要窗口
谢元淮是清朝的著名诗人。 谢元淮,字钧绪、默卿,出生于1792年,逝世于1874年,是明朝河南布政司参政谢佑的后裔。他历任广西右江道等职务,并有《养默山房诗录》传世。在文学方面,谢元淮以创作七言律诗而著名,其中《留别吴醒樵》是其代表作之一。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与推崇。例如,《陶澍祠联》表达了改革盐政的决心与成效,以及对清廉政治的向往。同时
钟青是清代的一位诗人。 钟青,字山容,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其生平和诗歌创作均在清代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面貌和文人的内心世界。 钟青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婉约细腻的小令,也有豪放激昂的长篇巨制。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情为主,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如《浪淘沙·寄眉令妹》中的“寂寞久临风。敛步从容
清山西蔚州人,字环极,号庸斋。 顺治三年进士,历刑科给事中、左都御史,康熙间累迁刑部尚书,以病乞休。 为官有直声,尝面奏索额图、明珠贪赃受贿,植党营私。 及归,圣祖赐书“寒松堂”额,遂自号寒松老人。 卒谥敏果。 有《儒宗录》、《知言录》、《寒松堂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