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一面识端人,实践躬行事事真。
不愧榜中名第一,公门收尽上林春。
【解析】
此诗是诗人赠给友人归允肃的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曾因一面识端人”起兴,表达了对朋友的赞赏之情。接着用“实践躬行事事真”点明归允肃的为人。然后写归允肃在官场上所受的赞誉:“不愧榜中名第一”“公门收尽上林春”。最后两句写归允肃的人品和才能,并以此表达对归允肃的赞美与祝愿。
【答案】
①曾因一面识端人:因为曾经见过一面,就认出他是有才华的人。
②实践躬行事事真:亲自办事,事事都做得真实、实在。
③不愧榜中名第一:没有辜负科举考试第一名的美名。
④公门收尽上林春:官场上招贤纳士,使整个朝廷都如同春天般生机勃勃。
赏析:①开篇“曾因一面识端人”,是作者对友人归允肃品格的一种赞美。古人认为面相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所以“曾因一面”就是暗示他具有高超的人格品质和高尚的情操。这里,诗人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来赞美友人的人格美。
②“实践躬行事事真”一句,是对友人实际行动的肯定。这句诗表明,归允肃不仅在理论上追求真理,更在实际行动上付诸实践,他的为人正直、做事诚实,因此才赢得了世人的认可和称赞。
③“不愧榜中名第一”,是对友人才华的赞扬。在古代科举制度下,能获得状元称号的人是非常难得的,所以诗人称其为“名第一”。这不仅是对个人才智的肯定,也是对他日后事业的殷切期望。
④“公门收尽上林春”一句,是说友人归允肃在官场上受到广泛欢迎和尊重。这句诗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祝愿:愿他能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官运亨通,如春天般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