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沧浪两叶舟,杖藜二老足清游。
何当借取谢家屐,直上东山最上头。
【注释】
沧浪:即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谢家屐:指东晋谢安游山时所穿的木屐,相传屐上有印文,为谢石刻字。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沧浪亭的诗。首句点出沧浪亭是“沧浪”之地,二句写自己乘船游览沧浪亭,并自比于东晋名士谢安。结句以谢安自比,希望有朝一日能到沧浪亭上登高临远,饱览湖光山色。此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幽美深远。
一曲沧浪两叶舟,杖藜二老足清游。
何当借取谢家屐,直上东山最上头。
【注释】
沧浪:即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谢家屐:指东晋谢安游山时所穿的木屐,相传屐上有印文,为谢石刻字。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沧浪亭的诗。首句点出沧浪亭是“沧浪”之地,二句写自己乘船游览沧浪亭,并自比于东晋名士谢安。结句以谢安自比,希望有朝一日能到沧浪亭上登高临远,饱览湖光山色。此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幽美深远。
太液池,位于北京西城的北部,是唐代皇帝的御花园。而“莲”字在这里显然指的是荷花,因为荷花在夏季盛开,而在冬季则枯萎,与池塘中的其他植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太液池边的荷花在夏日盛开,香气四溢,透过帘幕也能闻到。荷花的叶片上挂着晶莹的露水,荷叶间缓缓升起的云彩仿佛也在欣赏。道眼濂溪的美景曾让我沉醉其中,如仙女般婀娜多姿,令人陶醉不已。每年这个时候
【解析】 此诗作于诗人归朝后,为颂扬朝廷恩宠而作。首联写春熙楼之盛;颔联写春熙楼之丽景;颈联写春熙楼之雅兴;尾联写春熙楼之逸情。“高卧不知天地老”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表明了诗人归隐后的心境,表达了他与世相违、超脱尘世的高洁品格和旷达胸襟。 【答案】 (1)十二阑干:指栏杆有十一面,只有一面没有栏杆,形同十二面,故称“画阑”,用以形容楼阁的雄伟壮丽。芳菲:花草芳香,此处泛指南北地区春天的气息。别驾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归隐田园生活的诗歌。下面是每句的翻译以及相关的注释: 1. "识破人间蕉鹿梦,归来田舍学为农。" - 注释:“识破”意为“识别”、“理解”,“人间蕉鹿梦”比喻人们追逐功名利禄、浮华不实的梦境。“归田舍学为农”表示放弃追求功名,回归田野劳作的生活。 - 赏析:诗人通过“识破人间蕉鹿梦”表达了他对世俗功名的清醒认识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他选择回归田野,学习耕作
【注释】 吴尚书:即吴昌裔,字忠烈,南宋理宗嘉定年间任枢密使。 翼翼:形容庙宇高大而壮观。 穹祠(qiú cí):指高高的祭坛。 伊周:伊尹、周公,古代著名的辅臣。 气:这里指生命力。 高风:高尚的品德。 天怜:上天怜悯。 孙子:指吴昌裔的儿子。 遗芬:遗留下来的芬芳香气。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全诗以历史人物为线索,通过描写吴尚书祠的雄伟壮丽、香火鼎盛,颂扬了吴尚书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
【注释】 松轩:种松的轩。 为任氏廷芝题:替任氏廷芝题写。 幽人:隐居的人。 结屋:建造小屋。青山下:在青山之下。 种得长松三百馀:种了三百余棵松树。 启蛰:指冬去春来,动物开始苏醒。苍龙:指云,云气苍茫如龙。 霄汉:天空、云汉。 引雏白鹤到阶除:引来幼小的白鹤飞到台阶上。 四檐:屋脊上装饰着四个飞檐。 秋声:秋风的声音。可读书:可供读书。 弘景:陶弘景,东晋时人
诗句解读 1. 几年侍从依青琐 - 注释: 青琐,古代用以装饰皇宫大门的绿色丝线。此处指代皇宫。几年,时间长短。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皇宫中多年服务的意境。"依青琐"暗示了宫廷生活的严谨和庄重。 2. 华秩于今喜载迁 - 注释: 华秩,指高位或尊贵的职位。今,现在。载,表示“被”。 - 赏析: 描述了自己目前所享受的高位和尊荣,表达了一种对当前地位的自豪和满足。 3.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晓承恩诏许南旋,暂辍清班下讲筵。 - 注释:“晓”指清晨。“承恩诏”表示接到了皇帝的诏书,“许南旋”表示允许返回南方。“暂辍清班”意为暂时辞去朝廷上的官职。“下讲筵”即离开讲学或办公的场所。这句话描述了某人在清晨接到诏书后,被允许回家乡(南旋),暂时离开了朝廷(清班)。 2. 新赐宫袍才五品,重来乡国已三年。 - 注释:这里提到的“宫袍”指的是朝廷赐予的官服
这首诗的作者为宋朝诗人黄庭坚,题目是《次韵答陈德仁》。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谁道盆池有许宽”: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盆池通常指的是一个较小的池塘或水池,而这句诗意味着即使是这样的地方也足够容纳荷花盛开,展示了荷花之美。 2. “荷花着雨溢清寒”:描述了荷花在下雨天开放的景象,雨水增加了荷花的清新和凉爽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3. “风前两两如相语”
【注释】 (1)石涧:指石泉寺,在四川成都。邵子:邵康节,北宋哲学家、文学家,号安乐先生。圈中理:指邵康节的《安乐集》。 (2)师襄:指琴师师旷。膝上琴:指琴曲《流水操》。 (3)月窟:指月宫。天心:指天心阁。 (4)遗诸子:指遗赠给后学。 【赏析】 这是一首题石泉寺的诗。作者对石泉寺十分喜爱,曾作《游石泉寺》一诗,“余尝读邵公《安乐集》于石泉之侧,因以名其亭焉”(《全唐诗》卷二九五)
【诗句释义】 谁开药圃:是谁把药草的花园开辟在青山下? 元是神医:这原来是那位神医的栖息之地。 赤茯斸来如斗大:那红色的茯苓,有如斗那么大! 紫芝种得与云齐:那紫色的灵芝,长到和天空一样高! 晴窗细检桐君谱:晴天的时候,我仔细翻阅着《桐君谱》; 夜月闲分木客题:晚上明月当空时,我静静地欣赏着木客题写的诗词。 剩有馀香遗后嗣:还有那淡淡的余香,留给后来的人去继承发扬。 握兰长日侍金闺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它以“公侯”为题,借物喻人,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公侯的不满和对忠臣良将的赞扬。 第一句“剖符开国重元功”,意为剖分封土,建立国家,这是功臣们的功劳,也是他们的责任。这里的“元功”是指国家的基业。 第二句“簪组蝉联奕世封”,意为簪发戴冠,世代相传,被封为官爵。这里的“簪组”是指贵族的服饰,而“蝉联”则是形容连续不断。这两句诗描绘了公侯家族世代相传的辉煌景象。
这首诗是宋朝时期诗人赵蕃的《奉制文武诗》中的一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莫道兵家不是儒,太公韬略胜孙吴。 - 这句的意思是不要认为用武力解决问题的人就不是儒家的学者。太公就是姜尚,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开国功臣。他帮助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西周。孙吴指的是古代两位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和吴起,他们都是战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著有兵书《孙子兵法》。 试观大易师贞戒,仁义从来是远图。
注释: 奉制文武诗:这是一首奉皇帝之命创作的诗歌,内容涉及军事和政治。 万年宗社比金瓯:万年宗社指的是国家,比金瓯比喻国家的繁荣昌盛。 千里长城岂壮谋:千里长城指的是长城的宏伟和坚固,岂表示难道、怎么,壮谋表示宏大的计划。 长史在廷根本固:长史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国家的基础稳固。 蛮烟瘴雾一时收:表示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各种困难和问题都被解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
【注释】戚里:指皇家的内宫。光华:光彩华丽,这里指皇宫的辉煌。列戟:指门卫用的戟(一种仪仗器)。拥:环绕,围绕。高门:指显贵之家。亨:通“享”,享有;嘉运:美好的运气。一饭:指一顿饭吃的恩惠。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怀念皇帝时所作。诗的前两句写皇宫的壮丽和皇帝威武之姿,表现了作者对皇帝的尊敬之情。后两句则是作者对皇帝的一种忠告。 首句“戚里光华接帝阍”,意思是说皇宫的光辉灿烂与宫门相接
注释: 椒房,即“椒房殿”,是汉文帝为皇后刘嫖所修建的宫殿。 同:相同、相同。 训戒:教导和警戒。 清时:清明的时代,指正直的时代。 家风:一家的风俗、习惯。 赏析: 首联“戚里”二字点出题旨,表明了作者对于家族荣耀的看法。诗人通过对比椒房的富贵与自己的清贫,表达了自己对家族荣耀的淡泊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家族责任的认识,他认为家族的荣耀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就,更是整个家族的责任和使命。
枯木竹石为吴昉题 露叶霜柯带晚阴,昆仑骨冷藓花深。 吴刚老去伶伦死,谁识储材造化心。 注释: 枯木、竹石:这里以“枯木”比喻人的品质高尚;“竹石”比喻人的节操坚贞。吴昉:即吴隐之。唐代著名谏官。他为人正直,不畏强权,敢于直言。 露叶霜柯:指秋天草木凋零的景象。 昆仑骨冷藓花深:昆仑山高耸入云,岩石上长满了苔藓,所以用“昆仑骨冷”来形容其巍峨壮观,又因为山势险峻,故有“藓花深”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