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翼穹祠枕碧山,万株乔木护禅关。
若教功在伊周下,赢得名留宇宙间。
生气百年浑不死,高风千古信难攀。
天怜忠烈多孙子,剩有遗芬在世寰。

【注释】

吴尚书:即吴昌裔,字忠烈,南宋理宗嘉定年间任枢密使。

翼翼:形容庙宇高大而壮观。

穹祠(qiú cí):指高高的祭坛。

伊周:伊尹、周公,古代著名的辅臣。

气:这里指生命力。

高风:高尚的品德。

天怜:上天怜悯。

孙子:指吴昌裔的儿子。

遗芬:遗留下来的芬芳香气。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全诗以历史人物为线索,通过描写吴尚书祠的雄伟壮丽、香火鼎盛,颂扬了吴尚书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贤良子孙的祝愿。

首联写“吴尚书”的祠宇宏伟壮观。从“枕碧山”三字,可以想见祠宇之宏大,它耸立在苍翠欲滴的碧山上,气势磅礴;“万株乔木”,则突出了它的古老久远,绿荫如盖。这两句是说,吴尚书的祠堂背靠着碧山,周围长满了成千上万棵参天大树,真是一座雄伟壮观的祠宇。

颔联用典,赞颂吴尚书的功绩卓著。“若教功在伊周下”,意思是说,如果吴尚书的功业能与伊尹、周公相比拟的话,他一定会得到世人的赞誉,名垂青史。伊尹和周公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辅臣,他们的辅佐之功被人们称道不衰。这里,诗人以伊、周来比拟吴尚书,表达了对他的崇敬之情。

颈联抒发了诗人对吴尚书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吴尚书虽然已经逝世多年,但他的精神依然长存于世;他的崇高品质,永远值得后人仰慕和效仿。诗人在这里运用了“生气百年浑不死”、“高风千古信难攀”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吴尚书精神风貌的崇敬之情。“生气百年浑不死”,是指吴尚书的精神永垂不朽;“高风千古信难攀”,则是说吴尚书的高尚品质难以企及。这两句诗既是对吴尚书一生功绩的概括,也是对他精神风貌的高度赞扬。

尾联借“天怜忠烈多孙子”来表达自己对贤良子孙的祝愿。这里的“孙子”是指吴尚书的儿子们。诗人希望这些贤良子孙能够继承父亲的遗志,发扬光大,继续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这首诗通过对吴尚书祠的描绘和对吴尚书精神风貌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贤良子孙的深情厚意以及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