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能辟馆,多士尽升堂。
会想如云盛,恩思化雨香。
凄凉陵谷事,辛苦黍禾场。
圣主新文治,今看倍有光。

【注释】

施龙冈先生:即施闰章(1630-1662),字尚德、青主,号愚山,又号牧堂老人,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施闰章的祖父施进甲曾于崇祯三年(1630)在家乡建立施氏宗祠,后被清兵焚毁,施闰章遂以施氏祖庙为施氏家族祠堂。施闰章曾担任过“南书房行走”、“内阁中书舍人”,是顺治帝宠信的文臣。施闰章有《愚山先生文集》,其中多篇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明王朝兴亡的关注和对清政权的不满情绪以及自己对明朝的忠心。

诸侯能辟馆,多士尽升堂:诸侯指皇帝,诸侯能辟馆意谓皇帝能设立官学,招纳士人入学学习。多士尽升堂意谓士子们都能进入学堂读书求学。

会想如云盛,恩思化雨香:会想如云意谓皇上的恩泽如同云彩一般广布天下;恩思化雨香意谓皇上的恩泽如同春雨润泽万物一样使百姓感受到皇恩。

凄凉陵谷事,辛苦黍禾场:凄凉陵谷意谓世事变迁,朝代更迭,就像陵园中的草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枯荣一样;辛苦黍禾场意谓农人辛勤劳作,在田间收割谷物,辛苦劳碌。

圣主新文治,今看倍有光:圣主意谓当今圣明的君主;新文治意谓新的治国之道;今看意谓现在来看;倍加有光意谓更加光明。

【赏析】

《哭施龙冈先生》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此诗前半部分赞美了皇帝能够设立官学,招纳人才的英明举措,表现了诗人对明王朝兴衰命运的关注与忧虑以及对清朝统治下知识分子的处境深感同情之情。后半部分则通过描述农民在秋收季节的辛劳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艰辛生活状况的同情与怜悯之情。整首诗歌既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关心,也反映了他对社会下层人民的深切关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