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久忽不乐,曰归秋色深。
凶荒数口计,迟暮百年心。
柳自河桥折,花曾谷口寻。
朱弦莫中阕,终曲为知音。
【注释】
客久忽不乐,曰归秋色深。
凶荒数口计,迟暮百年心。
柳自河桥折,花曾谷口寻。
朱弦莫中阕,终曲为知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友人还乡时写的。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对友人归家的高兴心情,后两句抒发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之情。全诗以景衬情,情中有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客久忽不乐,曰归秋色深。
凶荒数口计,迟暮百年心。
柳自河桥折,花曾谷口寻。
朱弦莫中阕,终曲为知音。
【注释】
客久忽不乐,曰归秋色深。
凶荒数口计,迟暮百年心。
柳自河桥折,花曾谷口寻。
朱弦莫中阕,终曲为知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友人还乡时写的。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对友人归家的高兴心情,后两句抒发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之情。全诗以景衬情,情中有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注释】: (1)《易水歌》:战国时,燕太子丹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政,临行前在易水边送别好友高渐离,作《易水歌》。 (2)华三:作者的朋友。 (3)南:指南方。 【译文】: 我弹起宝剑唱什么?秋风满船挂帆归。 艰难为客已倦人,惨淡相随感可怜。 世路如同浮云外,乡心犹似落日前。 西风吹过易水边,因之而泪洒如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方送别朋友的诗作。首句“弹铗”二字,点明送别的场景和心境
诗句释义 1 浮名:虚名,没有实际价值的名声。 2. 那足恋:不值得留恋。 3. 风雨问归途:风雨交加时询问自己的归路,形容在外漂泊的艰辛。 4. 客泪三年尽:指在异乡度过的三年中流下了许多泪水。 5. 乡心一雁徂:乡愁随着大雁南飞而愈发强烈。 6. 衣将裁薜荔:打算用薜荔皮做衣服。 7. 帆欲挂蘼芜:打算用蘼芜(一种植物)来做船帆。 8. 明镜刀头夜:夜晚的镜子上因刀光反射而映出锋利的刀影。
顾光禄管山人轩窗坐月分得生字 冬夜月仍满,入林疏影横。 霜清薜荔色,雁度关山情。 对酒兴难尽,披裘寒更生。 故园丛菊在,寂寂照残英。 注释: 1. 顾光禄:这里指顾光,可能是指顾况或顾光禄,一位唐朝诗人。 2. 管山人:这里指管领山林的人,可能是顾况的自谦之称。 3. 轩窗:窗户。 4. 生字:可能是顾况当时所写诗的题目。 5. 冬夜月仍满:冬天的夜晚月光仍然明亮。 6. 入林疏影横
【注释】 西南:指送别之地。黄清父:人名,生平不详。 汉月行行远:指明月在天空中运行。 蛮风一一新:指南方的风吹拂着你。 雨凉鸿雁晚:指雨水让鸿雁感到凉爽。 花暖碧鸡春:指花儿温暖了碧鸡(传说中的一种神鸟)春天的气息。 王阳驭:即王羲之的字。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在西南与友人分别时,依依不舍之情。全诗四句一联,每句七字,押韵平仄协调。第一联起得苍劲,第二联写景如画,第三联写情如真
注释: 行人岁暮返,而汝独孤征。 行人在岁末返回家乡,而你独自在外漂泊。 总惯无家别,非轻作客情。 习惯了没有家的感觉,并不轻视做客的心情。 层冰岐路仄,落月大堤平。 路上有层层的冰,大堤上月光明亮。 莫上高楼宿,应多哀雁声。 不要登上高楼住宿,因为会有多声哀伤的雁叫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年末回家时所经历的情景。诗中表达了对行者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旅途艰辛的感慨。
注释: 1. 彗经旬不灭:彗星经过,十天仍然没有消失。 2. 十月彗星见:十月出现彗星。 3. 亘旬光丈馀:经过的时间长达十天,光芒有丈把长。 4. 银河不用扫:不必用扫帚去清扫银河。 5. 天意欲何如:天意将会怎样呢? 6. 避殿君王诏:为了躲避宫殿,君王下达了诏令。 7. 登台太史书:登上台阶向太史报告。 8. 杞人忧国泪:像杞国人担心国家的灭亡而哭泣一样。 9. 占夜几踌躇:占卜夜晚的吉凶
【注释】 又得潮:指又逢大潮,潮水涌动。 岁序:一年中的节气。此处指年景。 何磅礴:气势多么盛大。 宦情:公务之情。 寂寥:冷落、寂寞。 相逢:相遇。不醉饮:没有畅饮。 其奈:奈何。此良宵:这美好的夜晚。 夜筑当风壮:夜晚在风中修筑城墙。 春灯带月骄:春天的灯光照耀着月亮。 乡心与羁思,同入大江潮:家乡的心和羁旅的思念,都汇入了长江的大潮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写客中怀人、寄家思归的小诗
【注释】管山人:即管格。临清:今属山东。 【赏析】这首诗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劝慰。 首句“客久复行役”,意思是朋友你在外作客已很长时间了,又要出发远行,去干一些劳碌的事。“将因慰所亲”,意思是你要去安慰一下你的亲戚们。“燕齐俱异路”两句,是说你现在要到北方去,与南方的亲人相隔千里;而你又将要去南方,与北方的亲友又相隔千里,所以你现在要出发远行了。“冰雪未归人”一句中的“冰雪”二字
注释: 题云水奇踪卷:题目为《云水奇踪卷》。 兴以名山发,游因汗漫奇:兴致因名山而起,游玩因奇异而更精彩。 偶逐流水去,时与白云期:偶尔跟着流水而去,时常与白云相约。 高士吾能传,如君世所师:高尚的人我能够传扬,像您一样是世人的老师。 肯同垂钓者,名姓使人疑:难道肯同那些垂钓的人一般,名字让人产生疑惑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水之间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句:灯火动春光,酣来月过窗。 译文:灯火闪烁,春意盎然,酒酣之际,月光洒满窗边。 注释:灯火:指夜晚的灯光。春光:春天的气息和景色。酣:酒喝得正痛快。月过窗:月光穿过窗户。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宴会的场景,通过描写灯光、春色、酒醉和月光四个画面,展现了作者在欢乐中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夜的美景和宴席上的欢愉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菊花欣赏和赞美的诗。全诗以“霜后见菊”为题,通过观察菊花在霜后的绽放、香气和色彩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怪汝开何晚,嗟余瘦颇同。”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菊花开放时间早于预期的惊讶。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体弱多病,与菊花相似的瘦弱身材。 “重阳已昨日,数朵尚秋风。”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重阳节过后,看到一些菊花还在盛开,它们仍然被秋风所吹拂。这里
【注释】: 病兼忧卒岁,旱岂为乾封。 病中忧旱:疾病之中,担忧旱灾的发生。 敢望观涛起,何当抱瓮从。 敢望观涛起:敢于希望看到大海波涛汹涌的景象。 何当抱瓮从:什么时候能够像抱瓮之人那样顺从天命,随遇而安呢? 支离应狗马,变化或蛟龙。 支离应狗马:形容身体衰弱、行动迟缓。 变化或蛟龙:变化无常,如同蛟龙一样难以捉摸。 天意犹难定,东南百万供。 天意犹难定:天地间的变化仍然难以预料
江上迷渡 江乡渺不极,风雨况迷津。 自爱寻山径,何妨问野人。 潮回愁欲暮,草湿想馀春。 敢有飘零色,浮云客里身。 注释: 1. 江乡渺不极:江边的地方辽阔无边,无法穷尽。渺不极,形容江边的景色广阔无垠。 2. 风雨况迷津:风雨交加,使道路变得难以辨认,就像在茫茫的江面上迷失了方向一样。 3. 自爱寻山径:自己喜欢寻找山间小路,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4. 何妨问野人:为什么不问问当地的村民呢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郑督使即将还朝,席上有“风”字,诗人即席赋诗以赠。全诗八句,每句七字,押韵,平仄协调,读来流畅,颇有韵味。 首句写赴京和秋风,点题,并引出下文。 次句点出秋筵上落照的景色。“落照”是日暮时分夕阳西下时的景象,用一“中”字将“落照”与“风”联系起来,表明诗人在席间看到秋风飒飒,落照满庭,于是联想到“风”,并由此而产生感慨。 三、四两句写郑督使离开岐州以后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冠盖群公集” - 形容众多尊贵的官员聚集在一起。 2. “岩峦九日攀” - 在九日这个重阳节登山游览,攀爬岩石和山峰。 3. “赐萸思汉殿” - 在汉代皇宫中,皇帝会赐予大臣茱萸以驱除邪气,这里可能暗示对朝廷的怀念或敬仰。 4. “落木怆秋山” - 秋季,树叶凋零的景象让人感到哀伤或孤独。 5. “岁事凶荒后” - 指国家因连年灾害而陷入贫困或混乱之中。 6.
【注释】 尔来:近日。颍水:指颍川,今河南省登封县。惠泉:指洛阳的惠泉寺,在今河南洛阳市。餐英:采摘野菜。 【赏析】 《白凤汀太学自颖过访梁溪临别赠之》是一首七言律诗。此篇为送别之作。首联点明送别的时间是在秋天;颔联写与友人相约同行时饮酒赋诗的情景;颈联写分手之际,诗人想到秋日落木、寒霜满地,想到朋友即将品尝到鲜美的野菜,不禁感慨万分;末联写诗人对这次分别的无限感慨。此诗语言平实而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