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嘉绩美菰芦,为政风流与众殊。
花满河阳辉墨绶,珠来南海映冰壶。
春和问俗频飞盖,月朔朝天几下凫。
不腆山城十万户,何人不颂雉将雏。

【注释】

赵令公:唐懿宗时名臣,姓赵名令公。

三年嘉绩美菰芦:三年来政绩显著。

风流:指文风、作风。

河阳:即河阳县,位于今河南孟县。

墨绶:古代官员的冠带,以黑色为饰。

南海:《尚书·禹贡》说:“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会稽南,东渐于海。”“珠来南海”即从南海带来珍贵的珍珠。

冰壶:古人认为玉壶能映出清澈如冰的水。《楚辞·招魂》:“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岁暮薄寒,见芳草而忧悲,涕淫淫而不止。”这里用“珠来南海映冰壶”,喻指朝见天子时,皇帝赐给的礼物珍贵如冰壶,象征清正廉洁。

飞盖:车盖,代指车马。

下凫:指乘船。凫(fú),水鸟。

不腆山城十万户:形容人口众多,经济繁荣。腆(tǎn),丰厚的意思。

雉将雏:雉鸡孵小鸡,比喻新君执政或新官上任。

【赏析】

这首诗是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冬,赵令公考绩赴长安后写的一首应制诗。诗人在这首诗中,对赵令公的考绩予以高度赞扬。

首联“三年嘉绩美菰芦,为政风流与众殊”。这是对赵令公三年政绩的高度赞扬。“三年嘉绩美菰芦”,意思是说这三年来的政绩十分显著,像芦苇一样茂密。“为政风流与众殊”的意思是说他的为政之风和众人不同。

颔联“花满河阳辉墨绶,珠来南海映冰壶”。“花满河阳”,指赵令公在河阳任职期间,政绩卓著。“辉墨绶”,意谓功绩显赫,犹如黑色的绶带上有光彩一般。“珠来南海”,指的是南海的珍珠被送来献给了赵令公,象征着他清正廉洁的品格。“映冰壶”,暗指他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

颈联“春和问俗频飞盖,月朔朝天几下凫”。“春和”是春天到来的意思,“问俗”是询问风俗,“频飞盖”意思是说赵令公经常乘坐马车到各地去巡视。“月朔”是每月初一,“朝天”是朝贺皇帝的意思。“几下凫”,意思是说赵令公乘坐的船只顺流而下,就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

尾联“不腆山城十万户,何人不颂雉将雏”。“不腆”意思是不丰盛,“山城”是指偏僻的山城,“十万户”指的是人口多的地方。“何人不颂雉将雏”,意思是说谁不会称颂赵令公这样的贤臣呢?“雉将雏”指的是小公鸡孵化出小鸟。“颂”意为称赞、歌颂。

这首诗通过对赵令公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清正廉洁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