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辨山家,轻云处处遮。
乱峰围拱木,一径入梅花。
草榻依林设,柴门逐水斜。
主人无所事,杯酒送年华。
【注释】
- 郑君大白云庄:诗人在游览白云庄时,看到山野人家隐于轻云之中。
- 何处辨山家:山野中的人家在哪里可以辨别出来呢?
- 轻云处处遮:天空中弥漫的薄雾像轻纱一样,笼罩着大地,遮蔽了视线。
- 乱峰围拱木:山峰杂乱无章地环绕着小树林。
- 一径入梅花:一条小路穿过盛开的梅花。
- 草榻依林设:用草席搭成的床铺设在树林中。
- 柴门逐水斜:简陋的门框倾斜地靠在河边。
- 主人无所事:主人没有什么可做,闲居在家。
- 年华送杯酒:以美酒为媒介,送走时光流逝。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田园风光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白云庄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超脱。
首句“何处辨山家”,诗人通过询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山野人家的好奇和向往。次句“轻云处处遮”,进一步描绘了云雾缭绕、遮挡视线的景象,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第三句“乱峰围拱木”,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峰错落有致,环绕着树林的景象。这些诗句通过视觉上的描绘,勾勒出了白云庄周边的自然景观。
第四句“一径入梅花”和第五句“草榻依林设”分别描绘了进入白云庄后所见的景象。“一径入梅花”中的“一径”指的是通往白云庄的小道,而“梅花”则是诗人在旅途中偶然遇到的美景,增添了诗歌的情趣。第六句“柴门逐水斜”则描绘了柴门随水流而倾斜的场景,给人以宁静之感。
最后两句“主人无所事,杯酒送年华”则表达了主人的闲适生活和诗人对此的羡慕之情。这里的“年华”指的是时间,而“杯酒送年华”则暗示了诗人以美酒消解时光流逝之苦,寄寓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练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中的“轻云”、“乱峰”、“梅花”等关键词也富有诗意,使得整首诗更加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