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榻茅茨倚翠微,暂将生计托渔矶。
门当濑水潮常早,路绕方山客到稀。
窗外竹声喧午枕,庭前花片点春衣。
与君相见即相别,月落江头未忍归。

淘江访林德凤茂才

一榻茅茨倚翠微,暂将生计托渔矶。

门当濑水潮常早,路绕方山客到稀。

窗外竹声喧午枕,庭前花片点春衣。

与君相见即相别,月落江头未忍归。

注释

  1. 淘江访林德凤茂才:在江边寻找林德凤(林德凤可能是人名或地名,这里假设为人名)。
  2. 一榻茅茨倚翠微:简陋的草屋坐落在绿树成荫的地方。
  3. 暂将生计托渔矶:暂时将生活寄托在打渔的码头上。渔矶是渔民用来捕鱼的石矶。
  4. 门当濑水潮常早:门前面对着激流的濑水,水位通常很浅。
  5. 路绕方山客到稀:通往方山的路绕来绕去,很少有客人经过。
  6. 窗外竹声喧午枕:在竹叶的喧哗声中度过中午休息时间。
  7. 庭前花片点春衣:在庭院里,花瓣洒落在衣服上。
  8. 与君相见即相别,月落江头未忍归:和你见面后就会分开,月亮落下时我舍不得回家。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江边拜访友人林德凤的情景。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见的场景,以及分别时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忧愁的氛围。

第一句“一榻茅茨倚翠微”,描述了诗人简陋的住所,靠近青山。这里用“翠微”形容山峰的颜色,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第二句“暂将生计托渔矶”,表明诗人暂时把生计寄托在打鱼的码头上,表现出生活的艰辛。第三句“门当濑水潮常早”,说明门前的水域水位较低,反映出当地的地理环境。

第四句“路绕方山客到稀”,描绘了通往方山的道路曲折蜿蜒,游客稀少,这可能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流并不多,或者是诗人对这段友谊的期待不高。第五句“窗外竹声喧午枕”,诗人在竹叶的喧哗声中度过了午休时光,表现了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第六句“庭前花片点春衣”,则是说在庭院中,花瓣落在衣服上,营造出一种春天的气息。

最后两句“与君相见即相别,月落江头未忍归”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见后即将分离的情感,以及离别时的不舍。月亮落下时,诗人不忍心离开,这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离别的哀伤。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日常生活的反映,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