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棹来寻江上居,闭门知与世情疏。
买鱼入市儿沽酒,负米还家母倚闾。
委巷几留高士辙,寒窗长课小童书。
空怜四壁萧条甚,薄俗何人重子虚。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意;然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景致描写和意境表现等方面;最后根据题目要求,从思想情感、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等方面综合作答。
“过沈从先江居”:来到沈从先(沈约)的江边小居。从“停棹来寻江上居”可以看出诗人是到访沈从先的小居的。沈从先是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骈文家。
“闭门知与世情疏”,闭门谢客,不与世俗之人交往。这里的“世情”指世俗人情。
“买鱼入市儿沽酒,负米还家母倚闾。”买鱼沽酒回家,母亲在门口等着。“买鱼”、“沽酒”都体现了诗人与世俗隔绝的生活状态,“还家”、“倚闾”又写出了诗人与家人的团聚之情,“买鱼沽酒”和“还家倚闾”两句构成鲜明的对比。
“委巷几留高士辙,寒窗长课小童书”,“委巷”代指小巷,“高士”指隐者,“寒窗”指简陋的读书环境。这里写诗人因生活所迫而不得不离开自己喜爱的隐居之地,去卖鱼卖酒。“几留”一词表明诗人对隐居生活的不舍,“长课”一词则表明诗人对读书的执着。
“空怜四壁萧条甚,薄俗何人重子虚。”四壁萧条说明诗人家境贫寒,“空怜”表达了诗人对于贫困生活的无奈。“薄俗何人重子虚”一句,既点出了诗题,又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风气的不满。
鉴赏:此诗为五律,共八句。前四句写诗人访问沈从先的住所的情景;后四句写诗人因为生计艰难而不得不放弃隐居生活的无奈以及对社会风俗的不满。全诗用典贴切,言简意赅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答案】
过沈从先江居
停棹来寻江上居,闭门知与世情疏。
买鱼入市儿沽酒,负米还家母倚闾。
委巷几留高士辙,寒窗长课小童书。
空怜四壁萧条甚,薄俗何人重子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