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却重门竹影疏,日长闲叠架头书。
放生不守空王戒,故蹴方鞋杀蠹鱼。
注释:
山居杂兴:隐居山林中,闲来无事时写的一组诗。
闭却重门竹影疏,日长闲叠架头书:关上门,让竹子的影子稀疏地透进来,闲暇之余,便拿起架上的书来读。
放生不守空王戒,故蹴方鞋杀蠹鱼:因为自己不信奉佛家戒律,所以在寺庙里放了生(指放掉那些被囚禁的鸟兽),结果被僧人指责。于是,便用脚踩住鞋子去捉杀蠹鱼(一种害虫),以此来报复那些僧人。
赏析:
《山居杂兴》是一首反映隐居生活情趣的五言绝句。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静谧的山水环境中读书、赏景的惬意生活,表现了一种闲适、悠然的心境。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放生行为的一种反思与自辩。
首句“闭却重门竹影疏”,通过关门的动作,营造出了一个幽静的环境,让竹子的影子透过门缝洒落在房间内。这样的细节描写,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有趣。而“日长闲叠架头书”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安静的环境中阅读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他那份宁静和专注。
第二句“放生不守空王戒”,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佛教戒律时的一种态度。他认为,既然自己不信奉佛家的空王戒律,那么在寺庙里随意放生的行为也就没有什么需要忌讳的。这里的“空王戒”可能是指佛教中的某种戒律,但在这里并没有明确的解释,可能是诗人在创作时为了增加诗歌的趣味性而进行的创意表达。
第三句“故蹴方鞋杀蠹鱼”,则是对第二句的一种补充和回应。诗人在寺庙里放生的行为被僧人指责为破坏佛家的清净之地,因此他选择用脚去踩住鞋子去捉杀蠹鱼,以此来报复那些僧人。这里既展现了诗人的机智和幽默,也体现了他对于世俗观念的挑战和反抗。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对放生行为的反思,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态度的独到见解。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通过对比诗人与僧人的不同行为方式,暗示了世俗观念对个人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