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人世似蜉蝣,谁识真还借假修。
不学换心求换骨,青山依旧葬骷髅。

武夷十咏玉女峰

玉女峰,是武夷山的著名景点之一。它高耸入云,景色秀丽,被誉为“天下第一峰”。然而,关于它的传说却颇为神秘,充满了许多未知和谜团。

  1. 开头两句诗:“可怜人世似蜉蝣,谁识真还借假修?”
  • “可怜人世似蜉蝣”: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感慨。蜉蝣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生物,寿命极短。诗人用“蜉蝣”来比喻人类,意味着人们的生命如同蜉蝣般短暂而脆弱,仿佛随时都会消逝。
  • “谁识真还借假修”:这句话则进一步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诗人询问是否有人能够真正认识到生命的真谛,或者说是否有人在通过借假修真的方式来追求生命的意义。
  1. 接下来两句诗:“不学换心求换骨,青山依旧葬骷髅。”
  • “不学换心求换骨”:这句话表明诗人并不赞同那些通过改变自己的本质来获取新生的行为。他认为真正的变化应该来自于内心的觉醒和成长,而非外在的改变。
  • “青山依旧葬骷髅”: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永恒的画面,即青山依旧矗立在天地之间,但曾经埋葬骷髅的地方却已经成为了一个永恒的墓地。这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同时,它也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无常和生死轮回的深深感慨。
  1. 结尾两句诗:“此生无复更逢君,莫话闲居老石门。”
  • “此生无复更逢君”: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和忧虑。他担心自己今生无法再次遇到那位知己,也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 “莫话闲居老石门”:这句话则是诗人对过去的一种回忆和总结。他提到过去的闲居生活,以及与老石门相伴的日子。这既是对他过去生活的怀念,也是对那段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他不再为过去的事情纠结或抱怨,而是选择活在当下,享受生活的美好。
    赏析:这首诗以武夷山的玉女峰为背景,通过对人生、生死等哲理问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