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三上长安道,阙下献书俱不报。
拂袖还山别故人,风尘满目伤怀抱。
长安裘马多轻肥,先达何人怜布衣。
惟君慷慨念贫贱,交情如此今人稀。
凄凉旧事那堪数,半榻孤灯寒夜雨。
载酒曾同醉锦溪,看山犹记眠芳墅。
转盼光阴十载馀,怜余踪迹仍樵渔。
空文何以干明主,儒术由来生计疏。
余也今年三十几,依然落魄归田里。
白首何妨老故园,红尘从此辞燕市。
拔剑哀歌日易昏,垂杨未折已销魂。
人生离别足感叹,穷达悠悠何必论。

出都门答别邓汝高员外十年三上长安道,阙下献书俱不报。

拂袖还山别故人,风尘满目伤怀抱。

长安裘马多轻肥,先达何人怜布衣。

惟君慷慨念贫贱,交情如此今人稀。

凄凉旧事那堪数,半榻孤灯寒夜雨。

载酒曾同醉锦溪,看山犹记眠芳墅。

转盼光阴十载馀,怜余踪迹仍樵渔。

空文何以干明主,儒术由来生计疏。

余也今年三十几,依然落魄归田里。

白首何妨老故园,红尘从此辞燕市。

拔剑哀歌日易昏,垂杨未折已销魂。

人生离别足感叹,穷达悠悠何必论。

译文:
十年前我三次踏上长安路,向皇帝上书献策却都没有得到回应。我挥衣袖告别了故乡的人,看着满眼的风尘,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怀念。长安城里的官宦富家子弟们穿着华丽的衣服,过着奢侈的生活,而我却是一个贫苦的读书人。只有你能够理解我的心意,我们之间的友谊如此深厚,以至于现在这样的人已经不多见了。那些凄凉的事情我已经数不清了,如今只剩下一盏孤灯陪伴着我度过寒冷的夜晚。我们一起喝酒的时候曾经一起欣赏过锦溪的美景,还记得在山上休息时躺在芬芳的别墅中。转眼间我们已经分别有十多年了,我仍然像过去一样贫穷潦倒,过着樵夫和渔夫的生活。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诚和抱负是不可能的了,因为儒学已经成为一种无用的学问。我现在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了,但是我仍然过着贫困的生活,回到了乡下。白发苍苍的我也不介意回到故乡,从喧嚣的京城生活中解脱出来。我拔剑唱起悲凉的歌曲,看到杨柳还没有被折断就已经感到心碎。人生中的离别让人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感慨,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没有必要去争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邓汝高的一次深情答谢。诗中表达了他对于仕途的失望、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哲学的思考。

首联“十年三上长安道,阙下献书俱不报”,诗人表达了自己多次进入京城向皇帝进言献策却没有得到回应的经历,反映出他的无奈和挫败感。

颔联“拂袖还山别故人,风尘满目伤怀抱”,诗人表示自己离开繁华的城市回到山中与朋友告别,看着满眼的风尘和伤心的情怀,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颈联“长安裘马多轻肥,先达何人怜布衣”,诗人批评了那些生活在富贵中的人们并不关心普通百姓的疾苦,而只是追求物质享受和地位提升。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只看重名利而不注重道德品质的人的不满。

尾联“惟君慷慨念贫贱,交情如此今人稀”,诗人感谢邓汝高对他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真正关心朋友、珍惜人际关系的人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描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感情,使得读者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诗歌的真挚和深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