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啼上海棠枝,赤甲山前月落迟。斗帐夜寒春梦醒,笛声吹过竹郎祠。
【注释】:
西蜀竹枝词:四川(西南地区)的山歌。
杜鹃啼上海棠枝,赤甲山前月落迟:杜鹃鸟叫声在海棠树上叫个不停,赤甲山上月亮落下的晚些。
斗帐夜寒春梦醒,笛声吹过竹郎祠:夜里睡在床上,听到笛声,春天梦醒了,吹笛人路过竹林郎祠。
译文:
杜鹃鸟在海棠树旁不停地鸣叫,赤甲山下的月光落下得慢一些。夜里我睡在床上听到笛声,醒来是春天的梦境被吹散了,吹笛的人路过我的竹林郎祠。
赏析:
这是一首写梦的诗,诗人以梦中所见为题材,描绘了一个凄清、冷寂的夜晚,一个孤独、哀愁的人物形象。首句“杜鹃啼上海棠枝”,描写出杜鹃在海棠树上啼鸣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第二句“赤甲山前月落迟”,则将读者的注意力转向了时间的流逝。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迟”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带给人的无奈和惆怅。第三句“斗帐夜寒春梦醒”,则是诗人对梦境的回忆。诗人通过“斗帐”一词,形象地描绘出自己的孤独与无助。而“春梦醒”则暗示了诗人的心境已经由梦幻变得现实和清醒。最后一句“笛声吹过竹郎祠”,则是诗人对现实的描绘。诗人通过笛声的响起,将读者带入到一个更加凄凉和孤寂的世界。整首诗以梦为主题,通过对梦境的描述和回忆,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无助和惆怅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运用了意象和比喻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