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至日日初长,久客客怀怀故乡。
梅蕊惟愁雪烂熳,柳条又是春相将。
懒朝违世真自笑,忆远寄书殊未央。
海门关外暮云合,应有南还征雁翔。

冬至是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在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一年的最南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地表接收到的阳光也最少。冬至之后,随着地球逐渐绕太阳公转,北半球的白昼会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冬至日至日初长,久客客怀怀故乡。

  • 注释:冬至这天,日照时间开始增长,意味着冬天的来临。对于久居异地的人来说,这样的变化可能引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梅蕊惟愁雪烂熳,柳条又是春相将。

  • 注释:梅花开放时,花瓣上的雪花显得格外洁白而繁茂,这让人感到有些忧愁。柳树新长出的枝条,又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懒朝违世真自笑,忆远寄书殊未央。

  • 注释:早上起床后,面对世界感到无聊,甚至觉得好笑。因为距离家乡很遥远,所以寄给远方亲人的书信,迟迟未能到达。

  • 海门关外暮云合,应有南还征雁翔。

  • 注释:傍晚时分,海门关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暮云四合。在这样的景象中,应当有南归的雁群在空中飞翔。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感慨。通过对冬至这个节气的描述,诗人传达了对季节更替和时光流逝的思考。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身处异乡,远离家乡的情感状态,以及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