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侍鳌峰先大夫,归山仍得佩金符。
楼船载酒春将半,花寺寻僧日向晡。
京国风云催步武,浙江烟雨送头颅。
音容久旷交情在,岁晚临风忆凤雏。

【注释】

鳌峰先大夫:指唐宋之际的名臣张九成(字九成,号横浦,福建闽县人)。张九成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陆九渊、朱熹齐名,世称南轩先生。他的门人弟子中,以梁孟素最为著名。鳌峰,山峰名,在今福建闽县西南。

归山仍得佩金符:《晋书•桓温传》:“温尝为殷浩参军,浩谓温曰:‘卿在府多年,何当有佳致?’温曰:‘将还就拜丹阳尹。’”后因以“佩金符”为显达之征。

楼船载酒春将半:《晋书•谢安传》(《世说新语•任诞篇》):谢安自东兴入朝,有人从长安来诣安,说王羲之近日作一联:“山阴道上,应时弯弓如满月。此句用典,暗喻王羲之的书法如月亮一般圆满。“楼船”,即楼船宴,晋代王恺曾于元宵节设盛大的灯谜晚会,邀请当时名士共赏。

花寺寻僧日向晡:白居易《游香积寺》诗:“晚钟鸣谷口,花寺半山阿。”

京国风云催步武,浙江烟雨送头颅:《晋书•陶侃传》:“侃少贫贱,仕至荆州刺史、都督二州诸军事。性恭俭,爱才好学,所居官舍,帏帐无文绣之饰;堂房无杂乐之音;亲朋不重其官位而敬其为人;子弟无华车之饰,乘弊劣马……虽在兵荒之后,室宇略尽,犹手植五木于庭,以象军阵之容。”又陶公《责子书》:“吾今故表汝等:宜戒慎,自求多福。”

音容久旷交情在,岁晚临风忆凤雏:《晋书•庾亮传》:“亮与温峤共录先帝遗事,夜中大恸。庾冰闻之,亦悲感不已,相对不觉流涕。”庾亮死后,温峤去奔丧,庾翼劝他不要前去。温峤问:“君为我辞,云欲相过耳!”庾翼回答:“我与君情好不足,自过阙省礼毕,便须下还,如何复得近?”“凤雏”,三国魏曹真之字也。

【赏析】

这首七律是怀念前贤张九成之作。诗人早年随侍张九成,后来归隐故乡。张九成去世后,诗人深感怀想。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风格古朴自然。

开头两句写诗人侍奉张九成的往事:“昔侍鳌峰先大夫,归山仍得佩金符。”这里说的是诗人年轻时跟随张九成,并得到他的信任和器重。张九成是南宋著名理沦家、文学家,与陆九渊、朱熹齐名,世称为“南轩先生”。他曾任吏部尚书兼枢密使等职。他重视人才,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对后世影响很大。诗人说他“归山仍得佩金符”,就是说他虽然离开了官场,但仍然得到张九成的赏识和信任,像获得朝廷的“任命状”——“金符”一样。这里的“金符”指的是朝廷的任命书。诗人把这种荣誉称作“佩金符”,是夸张的说法。

三、四句写诗人回到家乡后的情况:“楼船载酒春将半,花寺寻僧日向晡。”诗人回到了家乡,家乡的自然风光很美。春天将过半的时候,诗人乘坐楼船载着美酒去喝酒;到了中午时分,他就到寺庙里找一位僧人一起饮酒。这几句描绘了诗人在家乡的生活情趣。这里的“楼船”,指的是船只。“载”在这里是动词,表示动作。“春将半”指的是春天快过了一半。“花寺”即花林寺,位于今福建闽县西南。这里指一座风景秀丽的寺庙。“寻僧”指找寺院里的僧人一起喝酒。

五六句写诗人的感慨:“京国风云催步武,浙江烟雨送头颅。”这里说的是诗人看到国家形势危急、风云变幻,就加紧准备迎接挑战。“浙江烟雨送头颅”,意思是说诗人看到国家的形势越来越险恶,就想到自己年老力衰,随时可能遭到祸害。“步武”,原意为步行的样子,这里指快步行走。“送”,这里是比喻的意思,表示送走、送别。

七八句写诗人的思念之情:“音容久旷交情在,岁晚临风忆凤雏。”这里说的是诗人看到老朋友已经去世很久了,所以十分怀念他们。“音容”指人的面容和声音。“久旷”指长久分离。“凤雏”,三国魏曹真之名。这里指的是他的字——凤雏。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情怀:“岁晚临风忆凤雏。”这是全诗的总结。诗人感叹岁月流逝,已经到了晚年,就更加怀念老朋友了。这里的“岁晚”是指诗人已经老了,“临风”是诗人站在风中的意思。“忆凤雏”是诗人回忆起老朋友的名字。“凤雏”是三国魏曹真的字。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对老朋友的回忆,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