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蠙珠占一泓,分明梵宇住蓬瀛。
虹浮光彩生灵蚌,树拥楼台压巨鲸。
湘女佩遗存颗粒,商人帆过拂檐楹。
十年京国心南鹜,应负沙头白鸟盟。
《怀海珠寺》是明代诗人孙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依次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的详细解读:
- 首联:“海上蠙珠占一泓,分明梵宇住蓬瀛。”
- “海上蠙珠占一泓”:描述海中的珍珠占据着一泓清澈的水潭,象征着珍贵和清纯。
- “分明梵宇住蓬瀛”:明确表示这个寺庙如同神仙居住的地方,充满了神秘和庄严。
- 颔联:“虹浮光彩生灵蚌,树拥楼台压巨鲸。”
- “虹浮光彩生灵蚌”:彩虹横跨水面,其光辉照亮了水底的灵蚌,形成了一种美丽的景象。
- “树拥楼台压巨鲸”:巨大的树木环绕在楼台周围,仿佛要压抑住那巨大的鲸鱼,展现了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共存。
- 颈联:“湘女佩遗存颗粒,商人帆过拂檐楹。”
- “湘女佩遗存颗粒”:描述一位湘西女子佩戴着珍珠项链,这些珍珠如同遗留的颗粒一般珍贵。
- “商人帆过拂檐楹”:商船经过时,帆影掠过屋檐,这画面既富有生活气息又显得宁静而美好。
- 尾联:“十年京国心南鹜,应负沙头白鸟盟。”
- “十年京国心南鹜”:表达了诗人长期生活在京城(可能指南京)的情怀,但心中始终向往南方的生活。
- “应负沙头白鸟盟”:这里的“沙头白鸟”可能指的是海边的景色或者是某种象征,诗人似乎在承诺或者期待着与南方的某种约定或盟约。
孙蕡的《怀海珠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通过对比和象征,诗人表达了自己心中的矛盾和追求,以及对于理想生活的憧憬和承诺。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明代诗歌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