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欲香山寻九老,十年未办草空赀。
苍苔石镜应涵月,白社莲花想满池。
世外丛林秋似水,天涯迁客鬓成丝。
黄芦苦竹湓江岸,独舣扁舟岁晚时。

【注释】

次浔阳二首:作者第二次到浔阳(今江西九江)时写的一组诗,共两首。浔阳在今江西九江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这里做过江州司马。

几欲香山寻九老:指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白居易曾在洛阳与好友李元衡、李朝、裴叔业、张署、牛僧孺、刘禹锡等人游赏香山(即华清宫),结社为《香山九老图》,自命为九老之一。

十年未办草空赀:指自己十年来未能解决生计,生活贫困。草,通“料”,量词。赀,资财。

苍苔石镜应含月:苍苔,指长在石头上的青苔,泛指草木。石镜,喻指月亮。

白社莲花想满池:白社,指佛教徒聚居的寺庙。莲花,佛教象征,这里借指佛教寺院。

世外丛林秋似水:世外,指出家为僧的佛教徒。丛林,佛教僧院。秋,秋天。比喻佛法无边,无边无际。

天涯迁客鬓成丝:天涯,指远离故乡的地方。迁客,指被贬谪的人。

黄芦苦竹湓江岸:湓江,指今江西省赣江。黄芦和苦竹,都是竹子。湓江两岸,指浔阳江边。

独舣扁舟岁晚时:舣(yǐn),停船。扁舟,小船。岁晚,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身世穷愁的诗。首联说白居易曾和李元衡等同游香山,自命为九老之一。但十年来未能解决生计,生活贫困,所以发出“几欲香山寻九老”之叹。颔联说白居易曾和李朝、裴叔业等同游庐山,结社为《香山九老图》,自命为九老之一。但自己十年来未能解决生计,生活贫困,所以发出“苍苔石镜应含月”之叹。颈联写自己身处佛寺之中,想到家乡,自然生出“世外丛林秋似水”之感,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又化作“天涯迁客”的感慨。尾联写自己在湓江岸边停船,想到自己一生漂泊不定的命运,不禁发出“黄芦苦竹湓江岸”之叹。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