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占沧溟碧玉簪,蜃楼高过百花岩。
兴来落笔才无敌,老去从戎力尚堪。
诗卷长年留海内,梦魂清夜绕江南。
纶音早晚需前席,日望登莱使者骖。
诗句释义与赏析:
- “立占沧溟碧玉簪”:描述的是沙门岛的地理位置,位于广阔的海域中心。”沧溟”指的是浩瀚的大海,”碧玉簪”则比喻其如同碧玉般珍贵而美丽。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沙门岛位置及其美丽景色的欣赏。
- “蜃楼高过百花岩”:这里的”蜃楼”是海市蜃楼的一种形象说法,是一种自然现象或幻景,通常在海面上由于阳光折射产生。诗人将之形容为”高过百花岩”,可能是在描绘一幅壮丽的景象,既有自然之美,也有人为之造的奇观。
- “兴来落笔才无敌,老去从戎力尚堪”:这里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能力。”兴来落笔才无敌”可能是指年轻时文思泉涌、创作力旺盛的状态。然而,”老去从戎力尚堪”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尽管体力可能不如以往,但依然能够胜任战斗。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不同生活阶段的看法,既感慨时间的流逝,也肯定了自身在不同时期的价值和能力。
- “诗卷长年留海内,梦魂清夜绕江南”:描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热爱。”诗卷长年留海内”意味着他的诗歌作品被广泛传诵,深受读者喜爱。而”梦魂清夜绕江南”则表达了他常常在梦中回到故乡江南,怀念那里的山水和亲人。
- “纶音早晚需前席,日望登莱使者骖”: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朝廷的期待和关切。”纶音”指的是朝廷的诏书,”前席”则是古代尊者与卑者谈话时,卑者应坐于尊者的前面,以便聆听教诲。诗人希望朝廷能早些下达圣旨,并期盼着能有机会亲自前去迎接来自登莱地区的使者,以表达他对朝廷的忠诚和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沙门岛的自然风光、诗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朝廷的期待和关切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