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千载我知音,纵有冰弦不鼓琴。
闻说商于寻绮角,寂寥谁识古人心。
【注释】
幽居杂咏:作者在家乡的闲居诗作。渊明: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千载:一千年,这里表示对陶渊明深深的敬仰。知音:理解并欣赏自己才能的人。冰弦:指琴声清脆如冰弦一般。商于:商山四皓之一,秦末隐居商山。绮角:指织成的美丽花纹的琴曲。寻绮角:寻找绮角般的音乐。寂寥:孤独寂寞。古人心:古人们的心情。
鉴赏:
这首杂咏,是作者在家乡的闲居时写的一首诗。作者对陶渊明有很深的认识和崇敬,因此,在诗中表达了深深的感怀之情。全诗句句不离“渊明”,字字不离“知音”二字,表现了作者对陶渊明的深厚感情和对知音的珍视。
首句“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交代了这首诗创作的时间、地点以及创作动机。这是一首描写作者闲居生活的诗。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是通过写自己在闲居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中间两句,是作者对陶渊明的评价。作者认为陶渊明是千载难遇的知音,即使他有高超的音乐才能,也不会去弹琴。这里的“冰弦”和“商于”都是比喻,用来表达作者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而“不鼓琴”则表达了陶渊明淡泊名利、远离世俗的态度。这里的“商于”指的是商山四皓之一,他们是秦汉之际的名臣。他们的隐居生活,代表了当时士人的一种理想境界。而“绮角”则是他们隐居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方式,即以琴曲为伴,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最后一句“寂寥谁识古人心”,则是作者对陶渊明的感慨。他认为,即使是古代的人们,也不一定能理解陶渊明的内心世界。因为在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他们很难完全理解陶渊明的内心世界。然而,作者仍然坚信,陶渊明是值得尊敬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着自己的人生哲学,成为了后世许多人的精神榜样。
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的评价,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深深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历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