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识沅湘路几千,梦魂夜夜到君边。
春光不管愁人恨,故傍枫林叫杜鹃。
谁识沅湘路几千,梦魂夜夜到君边。
春光不管愁人恨,故傍枫林叫杜鹃。
注释
- 闺怨:指女子在闺房中的哀怨之情。
- 一百二十首:这里指的是一组诗,共有120首,每首诗都表达了一种闺怨的情感。
- 孙蕡:明代诗人,生平不详。
- 别因:分别的原因。
- 四时:四季。
- 原自:本来就是。
- 薰笼:用来熏香的笼子。
- 交疏:交错的窗户。
- 婀娜:形容女子姿态轻盈柔美。
- 恼杀:极度烦恼。
- 春山:春天的山,常用来象征美好的景色。
- 翠旆金蕤:形容色彩鲜亮,繁华的景象。
译文
谁能够理解那条通往湘水的小路?我的梦境中,每晚都梦见自己来到你的身边。春风虽然温柔,但无法减轻我的忧愁和怨恨,我只能在枫林中呼唤杜鹃,表达内心的痛苦。
赏析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深情地描述了一位女子在梦中对爱人的思念与情感纠葛。诗中的“谁识”,即表达出女子对爱情深沉而难以被人理解的感慨。她用“梦魂夜夜到君边”描绘了夜晚梦境中频繁出现的情景,体现了她对爱人的深深眷恋。然而,“春光不管愁人恨”则揭示了即使有美好的春光也无法驱散她的忧愁和怨恨,进一步突显了她的内心痛苦。
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作为背景,如“故傍枫林叫杜鹃”不仅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意境,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寂与无助。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女性在爱情中的复杂情感世界,是中国古代诗词中难得的佳作。